-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探究能力
类型1 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书面测试
仔细审题,弄清题意;
找准与教材的联系点,回顾相关知识;
根据题目要求作出解答。
例证:
1.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2.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5× 。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类型2 教材经典实验的再现或延伸
解题思路:
仔细审题,弄清题意;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并通过关键信息建立与教材的联系;
明确考查方向:操作方法、操作目的、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
正确解答,文字叙述要清晰、条理、完整,并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例证:
1.(2012 广州)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装置中,应设置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B.“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材料中,必须包含碘液
C.“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取样时,应挑选大、小花生各15粒
D.“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中,“捕食者”不能特意捕食某种颜色的“猎物”
2. 关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B.实验结果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D.实验结论是明亮处1只,阴暗处9只
类型三:设计、解答探究实验
(一般答题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解题思路:
仔细读题,从题干中提炼相关信息,为明确探究问题和作出合理假设寻找依据。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列出所有等量关系。
确定唯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验证性实验结论和假设一样;探究性实验有三种情况:变量与所作假设正相关;变量与所作假设负相关;变量与所作假设无关。
评价、修改或完善探究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的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实验材料是否过少,不能避免偶然性等。
其他还需注意的细节:
1.此类题目题干都比较长,信息量大,要仔细审题;
2.语言表述要简洁、精炼;
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减少误差;为提高实验准确性,可以考虑增加重复次数,反复验证实验结果;
3.实验中涉及两组或两组以上装置时,要用数字、字母、甲乙丙等加以区分;
4.实验顺序和步骤要合乎逻辑;
5.实验步骤解答要条理,最好注明第一步、第二步等;
6.尽量使用题目中给出的器具和材料。
例证:
1.(2012 梅州)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喜温,喜透气,以畜禽类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蚯蚓是否喜湿润的土壤呢?李凡同学就这个问题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进行探究,他将20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润土之间,每隔2分钟记录干土和湿润土中蚯蚓数量,其统计结果如下表。
统计次数 湿润土中蚯蚓数量(条) 干土中蚯蚓数量(条) 1 4 4 2 5 4 3 7 3 4 9 3 5 10 2 6 12 2 7 16 1 8 18 1 9 19 0 10 20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以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 土壤环境中。
(2)该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因素是 。
(3)除了土壤湿度影响蚯蚓外,还有许多其他非生物因素影响蚯蚓生活,请你说出其中二个: 。
(4)蚯蚓是生态系统的 者,它能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2. 为了探究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分钟,然后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的原因是。 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显微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点1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知道它们重要的文明成就精讲.ppt
- 考点13: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精讲.ppt
- 考点14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a)(复习)精讲.ppt
- 考点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精讲.ppt
- 考点17碰撞与动量守恒精讲.doc
- 考点22-23考点22: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举例说明它们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b)精讲.ppt
- 考点24列出秦朝到清朝王朝更替的时序精讲.ppt
- 考点25_列出秦朝到清朝王朝更替的时序精讲.ppt
- 考点30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精讲.doc
- 考点57物质的制备和检验精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