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说】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时作业5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5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四大发明是外国对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高度肯定。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造纸术出现在105年
B.火药的发明不是炼丹家的贡献,就是中药文明的总结
C.其中出现最早、经历时间最长的成熟发明是指南针
D.东学西渐,掀起了资本主义时代“人的发现”运动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已经发明了早期造纸术,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故A项不正确。B、C、D三项均符合史实。
【答案】 A
2.古代中国人在生产火药时,发现硝石在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于是,酷热时节商人们用硝石做冰,再把糖加到冰里,卖给挥汗如雨的过路客。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唐朝 B.宋朝
C.18世纪末 D.19世纪末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末火药已经用于军事,因此,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唐朝。
【答案】 A
3.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
A.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文明进程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社会转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是对指南针的描述,指南针传到欧洲,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大作用,故选C项。
【答案】 C
4.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蔡伦是东汉人;隋唐时印刷书籍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的;突火枪是南宋时发明的。所以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5.据记载,唐朝后期,有人拿着白居易的诗印本在街上叫卖。这表明当时( )
A.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
B.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传播
C.诗歌成为世俗文学形式
D.诗歌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解析】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并没有出现活字印刷术,因此A项错误;同时诗歌也没有成为世俗文学,因此C项应排除;D说法不符合事实。
【答案】 B
6.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
A.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解析】 三大科技发明传到欧洲后,对当时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促进作用,而科技发明在当时专制盛行的中国则无此作用。
【答案】 C
7.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因此B项正确。科技研究人员社会地位低下,而且社会上也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统治阶级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因此A、C、D三项错误。
【答案】 B
8.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动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比较能力。比较四个选项可以看出,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9.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有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这表明宋代( )
①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②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术 ③刻书凤行一时 ④毕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的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所以②④都不正确。
【答案】 C
10.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解析】 本题考查对科技现象发生原因的认识,可用排除法解答。A项不能说明,智力因素并没有人种的差异;B项不能证明,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导与练】2015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课时训练:专题3 第3单元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Word版含解析.doc
- 【导与练】2015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课时训练:专题6 第1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Word版含解析.doc
- 【导与练】2015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课时训练:专题5 第3单元 微粒之间的作用力及物质的多样性 Word版含解析.doc
- 【导与练】2015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课时训练:专题6 第2单元 第1讲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 Word版含解析.doc
- 【导与练】2015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课时训练:专题6 第2单元 第2讲 电解池 金属腐蚀与防护 Word版含解析.doc
- 【导与练】2015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课时训练:专题7 第1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Word版含解析.doc
- 【导与练】2015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课时训练:专题7 第3单元 化学平衡移动 Word版含解析.doc
- 【导与练】2015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课时训练:专题7 第2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Word版含解析.doc
- 【导与练】2015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课时训练:专题8 第1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Word版含解析.doc
- 【导与练】2015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课时训练:专题8 第2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