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内环境的控制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 内环境的控制 Contents 10.1 体温调节thermoregulation 10.1.1 按照调节体温能力的不同动物可分为3类 变温(poikiothermic)动物 异温(heterothermic)动物 恒温(homeothermic)动物 体温的行为调节 10.1.2 恒温动物通过调节产热与散热来维持稳定的体温 部位:下丘脑 作用机制: 调定点学说 调节过程: 通过交感神经调节皮肤血管和汗腺 通过运动神经改变骨骼肌运动 通过分泌激素调节代谢率 10.1.3 发热是一种病理反应 10.2 渗透调节和排泄 10.2.2 排泄系统在稳态中的作用 10.2.2 排泄系统在稳态中的作用 10.2.3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Diagram Diagram 10.2.4 尿是怎样形成的 10.2.4 尿是怎样形成的 10.2.5 尿渗透压的调节 10.2.6 水重吸收的控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10.2.8 泌尿系统的功能障碍及肾功能减退的救治 腹 膜 透 析 的 概 念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向腹腔注入透析液,膜一侧毛细血管内血浆和另一侧腹腔内透析液借助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压梯度,进行溶质和水分的转运,并不断更换透析液,以达到清除体内毒素,脱去多余水分、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 10.3 肝在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本章重点 2.重吸收 ◆在近曲小管滤液中,约67%的钠离子被主动转运出去,相应数量的水和一些溶质,如氯离子也被动的随着转运出去,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几乎全部被重吸收,滤液体积缩小。 ◆在近曲小管末端,滤液缩减到原体积的1/4。 3.分泌 ◆肾单位的近曲小管、远曲小管等部位又将血浆中的一些物质分泌到管腔中。包括钾离子、氢离子、氨、有机酸和有机碱等,还有药物、毒物和内源性的以及天然的分子。 ◆肾单位能识别和转运这些物质是由于肝修饰了这些分子,使其能与肾单位壁上的转运系统发生作用。 尿的生成过程: 肾小球滤过:产生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吸收99% 肾小管分泌:形成终尿 经过超滤、重吸收和分泌所生成的尿液还必须根据体内水分的情况调节其渗透压,以维持体内水量的稳定。 小管液(tubular fluid)与终尿(urine): ??? 原尿生成后进入肾小管被称为小管液,小管液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最后排出体外的液体称为终尿 逆流倍增(countercurrent m ultiplier) 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并列的管道中流动着方向相反的液体。如果甲乙两管间存在着浓度差或温度差, 而且两者具有通透性或导热性,则液体在逆流过程中,其溶质或热量可在两管间进行交换,构成逆流交换系统。逆流交换系统升支中液体浓度或热能不断进入降支, 使降支中的液体浓度或温度逐渐升高, 升支中的液体浓度或温度逐渐降低, 导致两管从顶端至底端之间形成明显的浓度或温度梯度,这一现象称为逆流倍增。在物理和生物系统中,当彼此相邻的流体向着相反方向运动时,组成流体的组分(氧气、热等)就会在某一水平上达到平衡,构成这一过程的全部被称为逆流倍增系统。 存在逆流倍增系统的两个主要条件为: 一是彼此相邻的流体位置靠近 二是组成流体的组分反向流动。 髓袢降支和升支构成逆流倍增系统: 在逆流倍增理论中,由于肾小管的髓袢自身U 形迂回,产生了一个逆流倍增系统。髓袢的降支和升支之间存在组织间液,离子和水的转移要以组织间液为媒介。 髓袢的升、降支对不同离子和水的通透性不同。在髓袢内的液体由降支向升支移动过程中,NaCl不断从升支向小管外组织液中转移,并逐步扩散进降支管内, 因而使降支管内液体在向肾乳头方向流动过程中,由于不断接受扩散进来的NaCl,其渗透浓度不断增高,这即是逆流倍增作用。 由于升支粗段对水的通透很低, 水不易通透, 再加上NaCl的不断向管外扩散,因此升支粗段小管液在向皮质方向流动时的渗透压不断降低,当最后流经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时已经形成低渗尿。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可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提高管壁对水的通透性,加强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浓缩,最后排出高渗透浓度的浓缩尿。 髓袢降支和升支构成逆流倍增系统: 髓质渗透梯度形成对终尿渗透压的影响: 终尿在集合管中流动时形成,因为集合管和髓袢并行,因此集合管中的尿也与髓质的渗透梯度保持一致。随着进入内髓部,集合管内液的渗透压也不断升高,排出的终尿是浓缩的还是稀释的是在这个渗透梯度的基础上再受抗利尿激素的影响。 水分在集合管下行时被动吸收的速率决定于集合管壁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增强集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