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密立根由于研究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特别是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和普朗克常量,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868 — 1953 爱因斯坦由于对光电效应的理论解释和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879 — 1955 普朗克是该杂志的主编,他对爱因斯坦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普朗克获博士学位五十周年纪念会上,普朗克向爱因斯坦颁发普朗克奖章。 例 设有一功率P=1W的点光源,距光源d=3m处有一弹簧片。假定弹簧片中的电子可以在半径约为原子半径 r = 0.5?10-10m 的圆面积内收集能量,已知弹簧的逸出功 A=1.8eV, (1)按照经典电磁理论,计算电子从照射到逸出需要多少时间; (2)如果光源发出的波长为?=589.3nm的单色光,根据光子理论,求每单位时间打到钾片单位面积上有多少光子? 解:电子接受辐射的截面为?r2,在距光源为d的球面上 假定这些能量全部吸收,为达到电子逸出须时间 光电效应实验证明仅仅为不超过10-9 s (2) 每个光子的能量 距光源3m处每单位面积能量 光子数为 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管 A + K K2 K1 K3 K4 K5 光电倍增管 可制造光电转换元件,如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广泛用于光功率测量,光信号记录等。光电效应是发生在电子被原子或分子束缚的时候,这样吸收的能量才能在电子与束缚电子的基团上分配,保证能量和动量的守恒。自由电子与光子碰撞时,不能被吸收,只能散射电子。 Conclusions: 1) 黑体辐射 谁绝望的、不惜代价地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假设? 2) 光电效应 维恩位移定律 斯特藩-玻尔兹曼 T?m=b 光电效应:光照射某些金属时,能从表面释放出电子的效应。 一定要区分光子能量及光强对光电流的影响!!! 18.1,18.2,18.4 第9次交作业情况 应交作业人数 实交作业人数 未交作业人数 交作业率 149 128 21 0.8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3-2014 第一学期 张福俊 §18-1 光的量子性 §18-2 物质波 本章内容: §18-3 一维定态问题 19世纪经典物理学取得了辉煌成就,牛顿力学和电磁波理论(包括光学)的描述方法被普适化了,把原本对立的粒子和波普适化了,相应的拉普拉斯决定论(其实它只是因果律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被普适化了、绝对化了,成为因果律的唯一正确形式。 引 言 用Einstein的话说,“上帝是不掷骰子的”。 然而就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些有关粒子和波动的实验结果,无法用经典物理学加以解释,从而触发了从经典物理学向量子理论的跃变。 1. Michelson-Morley实验(188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两个谜团 十九世纪末,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宇宙中充满着一种能传播光的特殊媒质“以太”,并认为它是静止不动的,而把真空中的光速看作是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如果这种想法是正确的,那么以太就成了一种绝对静止的“特殊参照系”,而地球等天体则是在以太中运动。当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方向不同时,从地球上观测到的光速就应该不一样,就象小船在湖面上沿不同方向航行时测得它在水中的速度不同一样,因此可以用实验来验证这种假说。当时直接测量光速的微小差别是非常困难的。 迈克尔逊1881年制做了精密的光学干涉仪,测光速。1887年他与莫雷合作,做了更精密的实验。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从实验中并没有看到条纹的移动。看来地球的移动对光速并没有影响,即光在地面上沿任何方向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实验的“零结果”否定了绝对静止的“特殊参照系”的存在,同时对以太是否存在提出了怀疑。这个结果是迈克尔逊不愿得出的。实验的零结果使物理学界感到震惊,因为无法用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来解释,也被汤姆逊(开尔文)说成是经典物理学上空的“一朵乌云”。因此引起了不少物理学家在不同时间(春、夏、秋、冬)、不同地点(地下室、棚屋、高空)重复类似的实验,但历时50年之久,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 爱因斯坦说:“如果承认迈克耳逊的零结果是事实,那么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是引导我走向相对论的第一步。 零结果必将导致光速的不变性与力学中速度合成法则相抵触。 狭义相对论(1905)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在著名的德文杂志《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那篇历史性文献《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爱因斯坦明确指出:在他的理论里,以太的概念是多余的,因为这里不需要特设的绝对静止参照系。 1921年,爱因斯坦获诺贝尔物理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件.ppt VIP
- 电线电缆质量手册范本.doc VIP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5)基础模块1Unit 1 Personal and Family Life 单词课件(共20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语言文字运用】考点38 正确使用词语(含答案).docx VIP
- 猜谜语-动物(十六).doc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语言文字运用】考点41 辨析与鉴赏修辞手法(含答案).docx VIP
- 沃森(VicRuns)VD120A-GS系列变频器说明书用户手册.doc
- 2025年10月离任审计述职报告范文模板.docx VIP
- 2024年《社区JW工作规范(试行)》题库.docx
- 跨境电商客户服务课件:学习情境四 跨境电子商务售中沟通与服务.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