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优练课型)研究.ppt

【全程复习方略】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优练课型)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实验目的】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实验原理】 1.一维碰撞: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也就是做一维碰撞。 2.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一:用气垫导轨完成两个滑块的一维碰撞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不同的质量可以通过在滑块上加重物的办法实现。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2)速度的测量:v= ,式中的Δx为滑块上挡光板的宽度,Δt为数字计时显示器显示的滑块挡板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3)各种碰撞情景:滑块上装弹性片、贴胶布或橡皮泥等,达到碰撞后弹开或粘在一起的效果。 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装上弹性碰撞架(如图甲),可以得到能量损失很小的碰撞,在滑块的碰撞端贴胶布,可以增大碰撞时的能量损失,如果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装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个滑块连接成一体运动(图乙),这样的碰撞中能量损失很大。如果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贴上尼龙拉扣,碰撞时它们也会连成一体。 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的两种情况 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绳悬挂等大小球实现一维碰撞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两个小球用细线悬起来,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开后它们相碰。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2)速度的测量: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计算出碰撞前小球的速度;测量被撞小球摆起的角度,计算碰撞后的速度。 (3)可采用在小球上贴胶布的方式来改变碰撞中的能量损失。 方案三: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碰撞另一个静止的小车实现一维碰撞情况 静止的小车上装上橡皮泥,运动的小车上装上撞针,让它们碰撞后粘在一起。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2)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根据纸带上的点迹求速度。 【实验器材】 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线、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个)、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等。 【实验过程】 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量相关碰撞物体的质量m1、m2,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2)安装实验装置。 (3)使物体发生碰撞。 (4)测量或读出碰撞前后相关的物理量,计算对应的速度,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3)、(4)。 (6)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碰撞中的“不变量”。 (7)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实验中记录数据用的表格: v′2 v′1 v2 v1 速度v/(m·s-1) m2 m1 m2 m1 质量m/kg 碰撞后 碰撞前 实验得出的结论 其他可能的猜想 /(m·s-1·kg-1) mv2/(kg·m2·s-2) m1v′1+m2v′2 m1v1+m2v2 mv/(kg·m·s-1) 碰撞后 碰撞前 【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设计实验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 (2)碰撞中其他力(例如,摩擦力、空气阻力等)的影响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合理控制实验条件,避免除碰撞时相互作用力外的其他力影响物体速度。 2.偶然误差:测量和读数的准确性带来的误差,实验中应规范测量和读数,同时增加测量次数,取平均值,尽量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 【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2.方案提醒: (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3.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才符合要求。 热点一 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典例1】某同学运用以下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碰撞实验来寻找碰撞前后的不变量: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带撞针的小车A、带橡皮泥的小车B、天平。 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小车A的质量为mA=0.4kg,小车B的质量为mB=0.2kg B.更换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C.小车A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在车后固定纸带,把小车B放在长木板中间 D.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连接电源 E.接通电源,并给小车A一定的初速度vA (1)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 (2)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中,比较理想的一条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完成下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