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0_心室间隔部起搏精编.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什么植入工具可以辅助放置起搏导线至右室间隔部? Mond’s Curve(Mond起搏钢丝) -Dr. Harry G Mond,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 向后的成角 Mond钢丝_RVOT间隔 vs 中间隔 导线过瓣后送入右室流出道,即可换入Mond钢丝 只需轻撤已置有Mond钢丝的导线,即可定位于中或更低的右室间隔部位 Mond钢丝_植入常见问题一 置有Mond钢丝的导线下落并指向心尖部时,该如何操作才能恢复原有形态? 此时,导线头端并未指向心尖部,而是随钢丝第二弯指向心脏后方 只需向前推送导线即可轻易形成天鹅颈形态,不会造成穿孔 Mond钢丝_植入常见问题二 预留多少导线长度才能保证适合的导线张力? 在释放导线头端螺丝后,撤除Mond Stylet的同时,推送尽量多的导线余量直至出现三尖瓣曲度 Mond钢丝_植入常见问题三 亚洲人群的心脏较小,Mond 钢丝能否适合应用? Medium和Wide Curve,后一种应用于大心脏 Dr. Mond 在每年10-15例亚洲患者身上都能应用成功,且日本的使用更为广泛 使导线较稳定地定位于RVOT间隔部或中/低位间隔部是需要较大的第一弯,它能提供更好的支撑力和对导线的稳定度 Medium Model 4140 Wide Model 4150 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导线植入 评价右室间隔部起搏位点的方法 植入工具介绍、常见问题与解释 腔内损伤电流对于主动导线固定的意义 右室间隔部起搏可能潜在的风险 损伤电流对于主动导线固定的意义_国外的相关研究 研究目标是评判损伤电流是否能作为确保主动固定导线旋入定位的参考证据; 统计了65个患者,96根主动固定导线,观察旋入时和旋入后10分钟时的损伤 电流时限、ST段抬高变化和起搏阈值的改变 JACC 2005;45;412-417 损伤电流对于主动导线固定的意义_国外的相关研究 足够的损伤电流建议值 心室:ST段抬高至少5mv 心房:PR段抬高至少1mv 旋入当时的损伤电流 旋入后10分钟时已基本无损伤电流 在此研究中,96根主动导线中有20根植入时未产生损伤电流或ST段抬高不足,所以导致其中的5根在术中就脱位和15根阈值高居不下 主动导线螺旋旋入后,通常所说的10-15分钟后起搏阈值会降到较低,其实质也是要建立在有良好的损伤电流表现基础上的,而且若没有足够的COI,导线是应该重新定位的 JACC 2005;45;412-417 损伤电流不明显 急性期易脱位 损伤电流在术中的使用价值_如何得到损伤电流 国内普通心电图机记录方式(单极) 术中患者必须先接上肢体导联;测试时,用一根已消毒两端有鳄鱼夹的过桥线分别连接植入电极导线尾端的金属柄和心电图机的V1(或V3)电极; 开始描记前,将心电图机设置调整到:25mm/s走速,按下抗干扰键,选择V1(或V3)导联,增益选择1/2(记录心室时) 心电图机V1电极 过桥线 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导线植入 评价右室间隔部起搏位点的方法 植入工具介绍、常见问题与解释 腔内损伤电流对于主动导线固定的意义 右室间隔部起搏可能潜在的风险 右室间隔部起搏潜在风险_伤及肺动脉或主动脉 不恰当的RVOT间隔起搏位点可能会造成 右室间隔部起搏潜在风险_伤及主动脉 右室间隔部起搏潜在风险_伤及左冠状动脉 PA LAO-Caudal LAO-Cranial PA LAO RAO PACE 2009;32:894-97 右室间隔部起搏潜在风险_伤及左冠状动脉 起搏导线置于前壁或前壁与间隔交界处 不正确的RVOT间隔和中间隔起搏位点都可能会造成 右室间隔部起搏潜在风险 正确的RVOT间隔和中间隔起搏位点是不会造成对冠脉的损伤 建议初学者 使用类似Mond钢丝的双平面起搏钢丝会更安全、有效 PA Cranial RAO LAO 穿孔的发生风险 起搏器导线穿孔发生率0.6~5.2%1-4 2006年美国Mayo心脏中心回顾分析4280例起搏器植入资料,心脏穿孔的总发生率为1.2%5 有研究显示,高达16.9%的心脏穿孔属于医源性操作不当所致6 1. Glenn M. Polin, et al. Am J Cardiology, 2006;98:223-225 2. Molina JE. PCE, 1996;19:288-292 3. Chauhan A. PCE, 1994;17:2012-2015 4. Fahy GJ. PCE, 1995;18:172-178 5. D.Dilling-Boer. Europace, 2003;5:419-423 6. Clara 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5;104:350-357 头端覆盖硅胶垫的主动导线 传统的6F主动导线头端 20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