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的镍基合金涂层的组织特征外文翻译及原文程序.docVIP

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的镍基合金涂层的组织特征外文翻译及原文程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译文: 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的镍基合金涂层的组织特征 金属材料与防护研究所,力学与材料学院,河海大学,西康路1号,南京,邮编210098,中国 Sheng Hong, Yuping Wu , Gaiye Li, Bo Wang, Wenwen Gao, Guobing Ying 关键字: 镍基合金涂层 超音速火焰热喷涂 微观结构 摘要 采用超音速火焰热喷涂法制备NiCrBSiWFeCoC合金涂层,分析其详细微观结构和相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差示扫描热量计(DSC)、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检测该涂层的特性。涂层中获得了非晶相和纳米团簇,主要的结晶体是化合物、WC和固溶体γ-Ni。我们发现微孪晶高度局限在相内。非晶相的结晶温度大约500℃。非晶相的形成归因于熔融液体较高的冷却速率和多元合金系统的原料粉末。纳米团簇通过均相成核现象形成。 引言 镍基合金涂层常常是通过热喷涂形成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机械性能,例如:提高硬度、韧性、耐腐蚀性、耐磨性,以满足许多先进工程应用的功能要求。铬的钝化能力可以为其提供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能,并形成硬质相例如碳化铬和铬的硼化物。添加硼和硅促进玻璃化的形成能力,并通过共晶转换和增加过冷却液反结晶的稳定性以降低熔点。此外还发现添加硼对硬质相的形成非常有效。通过添加钨和碳可以提升镍基合金涂层的耐磨性能。 热喷涂(指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作为一种高性价比的制备涂层的方法已经被许多行业所采用,比如液压机械、纸品加工卷筒、泵的部件、沿海和海上设施。随之镍基合金涂层的使用在应用中增加,大量的研究人员已经聚焦在热喷涂镍基合金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上。Zhao等人调查研究了超音速火焰喷涂NiCrBSi涂层在PH调整到3(通过添加乙酸)的3.5%NaCl溶液中的腐蚀机理,并且发现涂层主要的失效机理是剥离或层状剥落。另外,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能够通过调整热喷涂参数来降低电化学不均匀或密封的孔,从而得到提升。Dent等人证明,含有非晶/纳米晶的微观结构和氧化相的超音速火焰喷涂Ni-Cr-Mo-B合金在0.5M中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Liu等人研究了晶体粒度对镍基高温合金纳米涂层(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在电化学腐蚀中的影响,研究发现,更小的涂层粒度使涂层在酸性溶液中的耐点蚀能力显著增强。Rodriguez等人发现热喷涂技术的类型在影响NiCrBSi合金的耐磨损性中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因素。而且粉末中碳化钨的存在对于热喷涂NiCrBSi涂层的耐磨性并不是一个有利的因素。文献中的其他报告也试图找出耐腐蚀或耐磨损性能与镍基合金涂层微观结构的关系。至今为止,对超音速火焰喷涂镍基合金涂层中那些对性能有很大影响的详细微观结构只有有限的了解。 在目前的研究中,超音速火焰喷涂NiCrBSiWFeCoC合金涂层的详细微观结构和相组成正在被调查研究。分析同时在原料粉末和涂层中进行,该分析使用了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热量计(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其目的是解释在超音速火焰喷涂期间,镍基合金涂层微观结构形成的机理。 实验过程 将市售的镍基合金粉末用于该研究中,它的公称成份是15%重量的铬,16%重量钨,4%重量的铁,3.9%重量的硅,2.9%重量的硼,1%重量的钴,0.6%重量的碳,Ni AISI1045钢板作为基片。 在喷涂进行之前,所有的基材都用丙酮脱脂,通过热空气干燥,然后用30目氧化铝喷砂处理。镍基合金涂层是通过市售的喷涂系统(普莱克斯TAFA-JP800,USA)制备的。煤油和氧气作为燃料气体,流速分别为22.7L和940L。而氩气作为载气,流速为0.24L。粉末进给速度固定在5rpm,喷涂距离为350mm,基材在喷涂期间及之后通过压缩空气喷气机进行冷却。样品的喷涂厚度大约200μm。 粉末和涂层的相组成借助X射线衍射(XRD,Bruker D8-Advanced,Germany)(由铜激发α射线,波长1.5?,步长0.02°,工作于40Kv,40mA)进行研究。原料粉末及其沉积的涂层的微观结构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Hitachi S-3400N, Japan)进行观察研究。涂层横断面不同区域的元素组成通过附于电子扫描显微镜上的能量色散谱(EDS,EX250)获知。由工作于200Kv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JEOLJEM-2100F, Japan)完成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像和涂层更精细的微观结构特征的分析。喷涂涂层的热稳定性是在10K的速率下连续加热时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 Netzsch Sta-409PC, Germany)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