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高”司法解释 界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四项认定标准 2013年 2006年 1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 ? 2 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 3 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4 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5 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 第 * 页 “两高”司法解释 界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四项认定标准 2013年 2006年 6 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 7 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 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者人员中毒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Ⅲ级情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8 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 9 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10 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第 * 页 “两高”司法解释 界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四项认定标准 2013年 2006年 11 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12 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并且五人以上轻伤的; 13 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14 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其他致使“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情形 第 * 页 “两高”司法解释 对于环境污染犯罪的四种情形应当酌情从重处罚 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者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的; 闲置、拆除污染防治设施或者使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的; 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在限期整改期间,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第 * 页 “两高”司法解释 从严惩处单位犯罪 单位犯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之罪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 第 * 页 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 “两高”司法解释 加大对环境污染共同犯罪的打击力度 第七条 行为人明知他人无经营许可证或者超出经营许可范围,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污染环境罪的共同犯罪论处。 重庆云光化工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化工危险废物处置企业,违反国家关于化工危险废物的处置规定,将工业污泥和工业废水交给不具有化工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被告人张必宾处置,导致环境严重污染,构成污染环境罪。被告人张必宾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倾倒危险废物,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且后果严重,构成污染环境罪。被告人周刚、胡学辉帮助被告人张必宾实施上述行为,构成污染环境罪。 案例:重庆云光化工有限公司等污染环境案 第 * 页 第十条 下列物质应当认定为“有毒物质”: (一)危险废物,包括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以及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二)剧毒化学品、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品,以及含有上述化学品的物质; (三)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物质; (四)《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所列物质; (五)其他具有毒性,可能污染环境的物质。 “两高”司法解释 明确界定了“有毒物质”的范围和认定标准 第 * 页 四、新《环境保护法》主要变化 行政拘留和环境污染罪都是针对个人的严厉的处罚措施,绝非“危言耸听”。201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全国已有16个省、直辖市设立了130多个环境保护法庭。 * (五)极大加强了惩处力度 四、新《环境保护法》主要变化 今年上半年,各地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共处罚环境违法案件19289件,全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累计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环境污染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