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Your footer here * 增强旅游和贫困的联系 贫困 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 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 态(世界银行,1981)。 贫困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世界银行,1990)。 贫困不仅仅意味着低收入和低消费,而且意味着缺乏受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即贫困意味着无权、没有发言权,脆弱和恐惧等(世界银行,2001)。 贫困的定义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狭义到广义的过程,从最初强调物质和收 入绝对数量的多少,逐渐发展为包括社会公平和发展机会大小等方面(刘纯阳、蔡铨, 2004)。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官网 旅游扶贫与扶贫旅游 1、旅游扶贫 以贵州省旅游局为代表的一些省级旅游局认真总结了旅游开发带动脱贫致富的经验,率先在1991年全国旅游局长会议上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口号。 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发挥旅游乘数效应,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李佳,2010) 2、扶贫旅游 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强调贫困人口能够从旅游中获取包括环境、经济 社会、文化在内的净利益(英国国际发展局,1999)。 1 研究背景 2 为了联系制定政策而不是漏损 关于旅游业和农业联系的研究 3 4 理论反思 一、研究背景 贫困 人口增长 生态脆弱 生存条件差 土地生产力低下 环境恶化、疾病增加 眼前生存需要重于长远的环境保护 对当前行为的后果无知 过度开垦、放牧、砍伐 土地侵蚀、自然灾害增多 高死亡率导致高出生率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失业人口增多、人均收入减少 人均资源(尤指土地)减少 PPE恶性循环 李佳(2010) 1、扶贫旅游出现后,关于旅游和贫困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 扶贫旅游 实现脱贫致富 人口素质提高 生态恢复 生存条件改善 资源环境得以保护 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注重生态保护与建设 贫困人口观念更新 贫困人口获得培训 就业机会增多 贫困人口收入增加 扶贫旅游打破 PPE恶性循环 李佳(2010) 2、实践表明,扶贫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全球贫困问题得到缓和。 3、旅游业作为一个发展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具有刺激社区内部后向联系 的潜力,建立旅游场所和当地经济之间的联系是扶贫旅游的中心原则 和行动要点之一。 后向关联 产业部门 前向关联 产业部门 旅游业 的变动 需求关系 供给关系 曾晨明(2012) 二、为了联系制定政策而不是漏损(Leakages) 1、漏损指的是旅游消费未能留在目的地经济中,当收入作为非本地企业的 利润或外部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时,漏损就产生了。 旅游消费 旅游经济 餐厅 酒店 旅行社 娱乐 直接 效应 间接 效应 一般经济 其他部门 农业 制造业 服务业 关联 区域经济之外 漏损 漏损 祁黄雄、肖剑(2012) 2、漏损在乡村和城市旅游目的地中普遍存在。 3、漏损的程度取决于当地提供旅游企业需求的技术、食品和其他需求品的 能力。 4、降低漏损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强旅游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间的联系。 旅游供应链(tourism supply chains) 三、关于旅游业和农业联系的研究 1、增强旅游业和农业的联系可以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2、在发展中国家,高端旅游住宿场所进口食品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3、食品非当地采购的原因。 四、理论反思 1、旅游目的地与当地联系很少发生的原因及这种联系产生的必要条件。 2、注重旅游业与当地经济发展政策、各级地方政府采取的干预措施之间 的联系。 3、国内外有利于贫困人口参与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式有哪些? 4、扶贫旅游与其他旅游有哪些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