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现实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 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 再现性和逼真性 一 再现性 再现(representation),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 二 逼真性 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 ——别林斯基 “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 ——福楼拜 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 表现性和虚幻性 一、表现性 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二、虚幻性 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英雄形象 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 秋浦歌(十五) 李 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以暗示的方式寄寓 审美意蕴 暗示性和朦胧性 “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自身。” “象征意味着既是它所说的,同时也是超过它所说的。” ——劳·坡林 “作为象征的形象而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由艺术创造出来的作品,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出个别事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展示这些个别事物本身。因此,……象征形象仿佛是一种课题,要求我们去探索它背后的内在意义。” ——黑格尔 一、暗示性 暗示(suggestion),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 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二、朦胧性 朦胧(ambiguity),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主观变形的寓意性形象 野草· 题辞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 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 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学潮流 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 19世纪法国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一生中共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有时说出了模模糊糊的话音 从那里过,穿越象征的森林,森林用熟识的目光将他注视。如同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回合在一个混沌深邃的统一体中广大浩漫好像黑夜连着光明 ——芳香、颜色和声音在相 互应和。 有的芳香新鲜若儿童的肌肤,柔和如双簧管,青翠如绿草场,——别的则朽腐、浓郁,涵盖了万物,像无极无限的东西四散飞扬,如同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那样歌唱精神与感觉的激昂。 (梁宗岱译)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第二节 文学典型 典型(Tupos/type) 17世纪以前:类型说 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 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特征 (charakteristische/characteristic) 希尔特: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 黑格尔 “特征化” 总特征与局部特征 生命的魅力 灵魂的深度 “据我看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