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科文献记载的中医诊疗方法
[文献摘要]
《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囗吐涎。”
《东垣十书·溯洄集 》 “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
《证治汇补· 中风》:“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
《素问·至真要大论》:“血实宜决之”。
《妇人大全良方·卷三·妇人贼风偏枯方论第八》(陈自明):“论曰:夫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疼痛。------古人有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是也。治之先宜养血,然后驱风,无不愈者。宜用大八风汤、增损茵芋酒、续断汤。”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中医方药]
一、内服:
1.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当归尾6g川芎6g生黄芪120g桃仁6g红花6g赤芍9g地龙9g
水煎服
2. 地黄饮子《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生地黄三两、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石斛、炮附子、茯苓、石菖蒲、远志、肉桂、麦冬各一两,五味子五钱。为末,每服三钱,加生姜、大枣、薄荷,水煎服。
3.三生饮《妇人大全良方》:生南星、生乌头、生附子、木香。
4.二十五味珍珠丸《藏药标准》
珍珠20g石灰华100g丁香50g肉豆蔻40g草果30g降香100g豆蔻40g檀香50g沉香80g毛柯子100g木香80g荜拨40g金礞石40g香旱芹子40g黑种草子30g麝香1g诃子130g余甘子100g桂皮40g螃蟹50g冬葵果80g草莓果100g犀角30g藏红花20g牛黄1g,将珍珠、藏红花、牛黄、麝香、犀角分研,其余药物共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晾干。每丸重0.3克,每次4-5克,每日2-3次。
5.通腑化痰汤《中医急诊学》:生大黄、芒硝、瓜蒌、胆星、丹参。
二、外治:
1.青金锭《理渝骈文》
延胡索6g牙皂14g枚青黛1.8g麝香0.3g,先将前两味研极细末过筛,加入青黛、麝香同研混匀,加入清水或适量赋型剂制定锭剂,临用时以水磨汁滴鼻。
2.禹功散《世医得效方》
黑牵牛末3g茴香、木香各4.5g为末,用生姜汁调药,每用少许滴鼻,主治脑血管意外、卒暴昏聩不省人事。
3.趁风膏《卫生宝鉴》
红海蛤如棋子大小 川乌去皮脐 山甲各60g(生、酥制各半)共为末,每料用15g,捣葱白汁调成厚饼子,约寸半,贴取摊一边脚中心,缚定,避风,坐室中,用热汤一盆,将贴药之脚浸热水中,候汗出,急去药。如病未尽除,候半月再用药一次。主治中风手足偏废不举。
4.疏经活络膏《中国民间敷药疗法》
川芎12g桃仁3g地龙20g红花12g菖蒲12g羌活12g薄荷8g麝香0.3g,将上药研成细末,调凡士林成膏状,选择大椎、命门、丹田、曲池等穴位贴敷。
5.芦星散《新编中药学》
藜芦、常山各10g,共研细末,温开水冲服,以洁净羽毛探喉取吐。主治中风不语,痰涎壅盛。
6.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
皂荚、细辛各6克,二药研末,取药粉3克吹鼻内,10分钟后开始呕吐痰涎。主治卒中痰迷。
三、药膳:
1.黄芪猪肉羹《补药和补品》
黄芪30g大枣10g个当归10g枸杞子10g瘦猪肉100g精盐少许,将猪肉洗净切成薄片,与黄芪、大枣、当归、枸杞子一并入锅,加水适量炖汤,肉将熟时加入精盐调味,食肉喝汤即可。适宜于中风后遗症,伴肢体痿废,手足麻木,半身不遂者。
2.地龙桃花饼《常见病的饮食疗法》
干地龙30g红花20g赤芍20g当归50g黄芪100g川芎10g玉米面400g小麦面100g桃仁、白糖各适量,将干地龙以酒浸泡去其气味,然后烘干研为细面;红花、赤芍、当归、黄芪、川芎等入砂锅加水煎成浓汁去渣,再把地龙粉、玉米面、小麦面、白糖倒入药汁中调匀,做圆饼20个,将桃仁去皮尖略炒匀希饼上,入笼蒸熟或烤熟均可,每次服用1-2个,每日服用两次。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针灸及其他疗法]
中风闭证:水沟、十二井、涌泉、太冲、丰隆、百会、风池均用泻法,其中十二井穴点刺出血。
中风脱证:关元、气海、神阙、命门、足三里、阴郗,前三穴以大艾柱灸之,后针各穴,用补法。
中风耳针:肾上腺、神门、肾、胆、脾、心、脑点、耳尖、瘫痪相应部位、降压沟。
假性延髓麻痹:主穴为哑穴,配穴为上廉泉、天容。
陶针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中风刺发旋、眉心、主脊行、夹脊行、手十尖等处。
艾灸疗法《中国民间疗法》中风 闭证:灸关元、气海;脱证:隔盐灸气海、神阙、关元等穴。以上穴位都可以先针后灸,预防中风可以灸以下穴位:神阙隔姜灸,总壮数可以达300壮。
矿泉疗法《中国民间疗法》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