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显像剂随血流流经和灌注脏器或被脏器不断摄取和排泄,或在脏器内反复充盈和射出的过程,造成脏器内的放射性在数量上或在位置上随时间而变化。 ROI技术。 (二).局部显像与全身显像 局部显像 :只显示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显像 。 全身显像:探测器沿体表作均匀移动从头至足依序采集全身各部位的放射性成为全身显像。 (三)、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 平面显像:探测器至于体表的一定位置,采集某脏器的放射性(前、后、侧、斜)。 断层显像 :探测器在体表连续和间断采集多体位平面显像数据再由计算机重建成为各种断层显像 。 (四).阳性显像与阴性显像 阳性显像:又称“热区”显像,即在静态的影像上主要以放射性比正常增高为异常表现 。 肝血池显像 阴性显像:又称“冷区”显像,主要在静态影像上放射性比正常减低为异常影像。 (五)早期显像与延迟显像 早期显像:指显像剂注射2小时以内所进行的 显像,主要反映脏器血流灌注、血管床和早期功能状况。 延迟显像:指显像剂注射2小时以后所进行的显像。 (六)静息显像与负荷显像 静息显像:指受检者没有受到生理或药物干预 时的显像。 负荷显像:指受检者受到生理或药物干预时的显像。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正常心肌灌注显像 四、核医学影像的特点及与其它影像的比较 (一)特点 1.功能影像特征 早期 特异 定量 2.安全无创 3.缺点 解剖学分辨率差 显像剂的制约 核医学显像 X-CT显像 仪器 SPECT、PET T-CT、螺旋CT 成像 发射型成像 穿透型成像 (r射线由体内射出成像) (X射线穿透人体成像) 成像原理 利用脏器内外或脏器与 利用脏器内外或脏器与病 病变之间的放射性浓度 变之间的密度差别为基础 差别为基础 成像性质 生理、功能显像为主 形态、结构显像为主 优、缺点 早期诊断 分辨率高、图像清晰 分辨率低、图像清晰度差 不能反映功能改变 (二)、SPECT与X-CT的区别 * * * * 第三节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一、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 (一)、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一般是在短期内受较大剂量照射时发生的急性损害。研究对象为个体 (二)、随机效应 研究的对象是群体,是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 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具体的阈值。 在放射防护中不能只满足于达到剂量限值,而对人员的照射应该达到尽可能低的剂量水平。 二、辐射损伤的化学基础 从射线作用于机体到引起机体出现相应变化,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般经过四个阶段: 物理阶段 物理-化学阶段 化学阶段 生物学阶段 特别提醒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建议:孕妇尽量避免做下腹部和骨盆部位的放射学检查。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十日法则”:育龄妇女在月经开始十天内接受放射学检查较为安全。 特别提醒 小儿应用原则: 儿童对射线比较敏感 所用剂量:少 剂量计算公式:(年龄+1)/(年龄+7)×成人剂量 按年龄估算:1岁以内:成人剂量的20%-30%, 1-3岁: 成人剂量的30%-50%, 3-6岁: 成人剂量的40%-70%, 6-15岁: 成人剂量的60%-90% 辐射防护的原则与措施 辐射防护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 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