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素周期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的涵义。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其表示方法的同时,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相关的概念。
2、通过对数据和实验事实的归纳学习的方法,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学习,进一步巩固物质第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
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关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化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金属、非金属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难点:金属、非金属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块一:原子结构 任务1:原子结构 【引课】任何事物都有其运动轨迹,并非一蹴而就。原子的发现也有其发现史: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1.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2.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
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
4.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
5.电子云模型(1927~1935年)]
道尔顿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汤姆生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认为: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波尔原子模型认为: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电子云模型认为:现代物质结构学说。波粒二象性。(既有整体性、质量,也有波动性、可叠加、衍射、干涉、偏振现象)。
【问题】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那么,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
首先来看:原子的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又是由更小的微粒-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交流讨论】下表是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数据。
微粒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
0.0005484
1.007
1.008
电量/C
1.602×10-19
1.602×10-19
0
电荷
—1
+1
0
请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讨论: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课堂讲解】
⑴原子核的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依靠一种特殊的力—核力结合在一起。
由此得到:一个数量关系。
①质子数=核电荷数=(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
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相对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换句话说,原子的质量可以看做原子核中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之和。人们将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质量数。就有:
②质量数(A)=质子数(Z)+种子数(N)
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一般用符号AzX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的原子
【补充】
③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④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练习】1、填表
微粒
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H
1
1
0
1
23
11 X+
23
11
12
10
32
16 S2-
32
16
16
18
80
35 Br
80
35
45
35
2、
积极思考
认真思考,听课,做笔记。
了解原子结构发现史。 问题引入式,直奔主题。 任务2:元素、核素、同位素 【引课】上节课在初中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微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