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中国天气和气候解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6℃ 28℃ 12℃ 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青藏高原。因为这里海拔特别高,所以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七月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说明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季风影响)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3.温度带划分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或活动积温,写作≥10℃积温。 注意观察 冷气流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暖气流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冷气流 冷气流 冷气流 五月 注意观察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暖气流 冷气流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九月 * * (2)四类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湿润区 800 降 蒸 秦-淮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三省东部 森林 水田农业 (2)四类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半湿润 400~800 降 蒸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青藏高原东部 森林、草原 旱地农业 (2)四类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半干旱 200~400 降 蒸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草原 草原牧业、 灌溉农业 (2)四类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干旱区 200 降 蒸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草原、 荒漠 山地牧业、 绿洲农业、河谷农业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湿润地区 半湿润 地区 半干旱 地区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高原东南部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 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森林 草原 草原 荒漠 1.干湿类型最多的省区有哪几个? 2.华北地区全部位于半湿润区,对吗? 3.海南全部属于湿润带,对吗? 4.我国东北地区降水量并不是最多的,为什么也有湿润区? 二、中国气候 思考: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1、气候复杂多样 优点: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四、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及影响: 思考: 上海和开罗的气候特征有何不同? 大陆性强: 2、季风气候显著: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2、季风气候显著: ①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②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优点: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缺点:多寒潮、台风、水旱等自然灾害 ①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 ②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③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④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1、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严寒、大风、霜冻。 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区影响小 2、台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强热带气旋 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 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 3、水旱灾害 4、梅雨、伏旱 5、倒春寒 6、沙尘天气 五、主要气象灾害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成因 特点 防治措施 梅雨 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 江淮准静止锋 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天气——干旱 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7、8月月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降水少;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 天气酷热少雨, 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海洋上强烈发展气旋 狂风暴雨 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江淮地区 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