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 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7版《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版《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年2月2日是第20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这一主题考虑到湿地对人类未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湿地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对湿地的理解错误的是(  )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强大的调节水循环的功能 湿地是“水资源调节器”,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湿地是“淡水贮存库”和“淡水净化器”,可以将五类水质净化为三类水质 湿地是巨大的“贮炭库”,对于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 A.           B. C. D. 2.河北省衡水市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河为脉,以湖为韵,以绿色生态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保护和利用湿地的路子。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充分利用湿地保护区的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增加捕捞船只数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湖区渔民粗放经营的理念,发展观光农业、休闲渔业 C.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将湿地生物多样性与古冀州文化多样性保护相结合 D.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注入,吸引大批的环保志愿者来保护湿地 解析:1.B 2.A 第1题,湿地虽然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对水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其净化能力并不是无穷的。第2题,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湿地,增加捕捞船只数量会使湿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回答3~4题。 3.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 B. C. D. 解析:3.A 4.C 第3题,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第4题,三江源湿地广布,其价值结合当地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地势高峻,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调蓄洪水功能主要在中下游地区;冰川广布,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地;独特的环境,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2016·大庆模拟)芦苇是一种湿地挺水植物,它在秋季对水量要求较低,淹水时间过长反而会抑制其长势。读图,回答5~6题。 5.“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该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 B.降水的季节性变化 C.气温的季节性变化 D.植被的季节性变化 6.鄱阳湖芦苇分布面积的变化说明了(  ) A.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变小了 B.连年干旱,丰水期“晚来早走” 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D.降水增多,丰水期“早来迟走” 解析:5.B 6.B 第5题,鄱阳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雨、冬春少雨;多雨季节,湖泊水域广阔,天水一色;少雨季节,蒸发旺盛,湖水减少,显出湖底,出现草原景观,草洲无边。第6题,由图可知,三峡运行前芦苇面积小,三峡运行后,芦苇面积大;三峡运行后,入湖水量减少,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下降,导致芦苇面积增加,使气候干旱;或丰水期短,即“晚来早走”。 据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近年水位以平均每年一米的速度下降。“死海不死”的说法的确已经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图甲是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场,图乙是死海位置示意图。完成7~8题。 7.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 上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减少 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 A. B. C. D. 8.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对以色列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对河流的调节能力下降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 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 A. B. C. D. 解析:7.A 8.D 第7题,死海面积减少既有蒸发量加大的自然原因,也有人为截流导致的入湖径流量减少原因,故、对。死海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理论上应该变大;死海是咸水湖,湖边土地盐度高,无法耕种,不存在围湖造田问题。第8题,水上游乐场都废弃了,说明旅游业受死海萎缩的影响;死海水面下降,受水循环影响,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亦下降。死海是内流湖,对河流没有调节作用;死海位于荒漠地区,面积不断缩小,区域干旱加剧,水土流失减轻。 (2016·江西四校联考)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