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土方工程;第一节 土方规划;二、土的工程分类;三、土的工程性质;2、土的渗透性;3、土的质量密度:
天然密度 ?:一般? =16~20 KN/m3
干密度 ?d:是检测填土密实程度的指标。(105℃,烘干3~4h)
4、土的含水量:用百分数表示。
含水量 W=(G湿-G干)/G干 ×100%
式中 G湿、 G干为土的质量
用于:开挖、回填压实、行车(25~30%陷车)、边坡稳定;四、 土方量计算;(二)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平均高度法) 即方格网法:将场地划分方格,求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h=设计平面标高—地面标高。再求各方格挖填方量。;(1)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H0);(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 :;【例】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地面标高如图,格边长a=20m。泄水坡度ix =2‰,iy=3‰,不考虑土的可松性的影响,确定方格各角点的设计标高。;70.09;70.32;(2)场地土方量的计算:
分别按方格求出挖、填方量,再求整个场地总挖方量、总填方量
1)四角棱柱体法
A、全挖、全填格: V挖(填)=a2 (h1+h2+h3+h4)/4
h1~ h4 —方格角点施工高度绝对值
V挖(填)—挖方或填方的体积。
B、部分挖、部分填格:V挖(填) = a2[? h挖(填)] 2 / 4? h
? h挖(填) —方格角点挖或填施工高度绝对值之和;
?h —方格四个角点施工高度绝对值总和。
2)四方棱柱体(要先找出零线,见教材)
3)三角棱柱体法(见教材)) 均见教材;70.32;五、土方的调配;B1;(5)调配 ——初始调配方案
方法:最小元素法--就近调配。
顺序:先从运距小的开 始,使其土方量最大。;3、调配方案的优化(线性规划中—表上作业法)
(1)判别是否最优方案 :位势法
1)求位势Ui和Vj:有调配数的方格开始 Cij= Ui + Vj
2) 求检验数?ij, ?ij= Cij – Ui – Vj 若所有?ij ?0,则方案为最优解。
下面进行位势法进行判别;(1)求位势 绘位势表 Cij = Ui+Vj;(2)制检验表求检验数?ij(无调配数方格的空格);(3)方案调整(闭回路法);3)再求位势及空格的检验数 ;(5) 求出最优方案的总运输量: 400×50+100×70+500×40+400×60+100×70+400×40=94000m3-m 。;有借、弃土时的土方调配图;第二节 土方开挖的辅助工作;地下含水构造的种类;二)流砂现象
1.动水压力――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受到土颗粒的阻力,使水流对土颗粒产生的一种压力。
动水压力的大小与水力坡度成正比,方向同渗流方向。 GD=Iγw =(Δh/L) γw
2.流砂原因;2~5%;2.井点降水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1)特点
效果明显,使土壁稳定、避免流砂、防止隆起、方便施工;
可能引起周围地面和建筑物沉降。
(2)井点类型及适用范围;轻型井点降水全貌图;二级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井点管;管井井点构造;钢管深管井井点;不透水层;(四)轻型井点降水
1.井点设备
井管:φ38、φ51,长5~7m(常用6m),无缝钢管,丝扣连滤管;
滤管:φ38、φ51,长1~1.7m,开孔φ12,开孔率20~25%,包滤网;
总管:内φ75~100无缝钢管,每节4m,每隔0.8、1或1.2m、1.6m间距有一短接口;
弯连管:使用透明塑料管、胶管或钢管,宜有阀门;
抽水设备:
真空泵(教材)――真空度高,体形大、耗能多、构造复杂
离心水泵;滤管构造;真空泵井点设备工作原理图;;2.井点布置
(1)平面布置
单排:在沟槽上游一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B。
用于沟槽宽度B≤6m,降水深度≤5m。
双排:在沟槽两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B。
用于沟槽宽度B6m,或土质不良。
环状:在坑槽四周布置。
用于面积较大的基坑。;单排井点平面及高程布置;(2)高程布置(图)
井管埋深:H埋=H1+h+iL? 6m 满足一级井点
H1――埋设面至坑底距离;
h――降水后水位线至坑底最小距离(一般可取0.5~1m);
i――地下水降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技术能手选拔赛试题调幅广播(含答案).docx VIP
- SL 489-2010_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pdf VIP
- 2025甘孜州委统一战线工作部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正式版).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机械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指南.docx VIP
- 信息化系统安全运维服务方案设计.docx VIP
- 妇产科会阴按摩术.pptx VIP
- 中信大厦(中国尊)全生命周期管理路径探索及实践.pdf VIP
- 年春季高考数学真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