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课件精华 第三章:知识结构图示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之间的关系?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在当代表现?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人们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课后作业 (一)简答题 1、简答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2、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简答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含义。 4、简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二)论述题 1、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不断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然性和必要性。 (书上的所有思考题) (三)辨析题 1、“人是环境的产物”与“意见支配世界”这两个命题都错了。 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3、经济基础就是社会的物质关系。 4、政治上层建筑才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相对应。 5、个人意识可以群体化,群体意识也可以个体化。 6、社会主义还存在封建意识,这说明意识并不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7、科学理论的高低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 8、国家的实质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9、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不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10、社会意识形态及其诸形式是与人类社会一同起源的。 1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12、检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搞得好不好的标准归根到底在于政治局面是否稳定。 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涵义是科学技术在任何时代对物质生产都具有主导作用。 14、“分工论”作为划分阶级的依据是正确的。 15、当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就决定了生产力。 16、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政治和思想。 17、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形态,但不是所有的社会意识形态都属于上层建筑。 18、一切上层建筑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他们的作用性质都是一样的。 19、历史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不否认个人的意志对历史的作用。 20、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但又不包括全部的社会物质关系。 (三)讨论题 1、“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法治为主,德治为辅”。 2、现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发展是“经济多元化”; 现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发展不是“经济多元化”。 3、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 4、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历史的作用大; 科学技术的推动历史的作用大。 5、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的需要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参考书 1、《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现时代》作者:卢娟 出版日期:1992年5月第一版。 2、《社会意识百态观》作者:孟宪鹏、出版日期:1989年10月第一版。 3、《社会动力论》 作者:徐伟新、刘德福 出版日期:1988年1月第一版。 4、《领袖论》作者:(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 出版日期:1996年7月第一版 5、《对人的哲学理解》作者:袁贵仁、出版日期:1994年1月第一版。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释义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 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人民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的表现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邓小平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一) 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 特殊的作用 (二) (三) (四) 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力学9波动预案.ppt
-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三课时)预案.ppt
-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_物质的量预案.ppt
- 力学-chapter-2.2预案.ppt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_4-1_硅_无机非金属预案.ppt
- 力学部分复习预案.ppt
- 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1课时原子核核素预案.ppt
- 力学部分预案.ppt
-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2.1(第2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预案.ppt
- 力学第四章预案.ppt
- 专用车辆借用安全协议及损害赔偿处理合同.docx
- 专用车辆品牌股权交易合同样本.docx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片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pdf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片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docx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凉州区怀安、五和教研联片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总结(最新).docx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凉州区长城、吴家井中学202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docx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凉州区怀安、五和教研联片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凉州区长城、吴家井中学202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广东梅县东山中学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