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室内声学原理2.1 室内声场2.2 室内稳态声压级计算2.3 混响时间计算2.4 房间共振;一、声音在室内、外的传播
二、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1、随与声源距离的增加,声能发生衰减。
1)无地面反射:;【例】:在户外距离歌手10m处听到演唱的声压级为86dB,在距离80m处的声压级为多少?
解:室外声场——自由声场;点声源,距离增加一倍,减少6dB;
10m —— 86 20m —— 86-6=80
40m —— 80-6=74 80m——74-6=68dB;(二)声波在室内的传播;(三)室内声学——建筑声学;几何声学:声线法(虚声源法)
主要考虑声音的反射,特别是一、二次反射。——重点考虑
2. 波动声学:
利用声音的波动性解释一些声学现象,如声衍射
(绕射)、驻波。
3. 统计声学:
从能量角度分析室内声音的状况,增长、稳态和
衰减三个过程。;(一)声音在室内反射
声源在室内发声时,声波由声源到各接收点形成复杂的声场。——三个部分组成
(1)直达声:声源直接到达接收点的声音,不受室内界面影响,遵循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2)早期反射声:一般是指直达声到达后,相对延迟时间50ms(音乐声可放宽到80ms)内到达的反射声,对直达声起加强作用。——前次反射声 ;(3)混响声:
早期反射声后陆续到达,经多次反射后的声音。有些场合直达声外到达的反射声统称为混响声。;声音在房间内的反射;(二)室内声音反射的几种情况与几何声学
利用几何作图的方法——主要研究一次或二次反射声分布情况。;几何声学——声线法研究声波在空间的传播
注意2点:
1)声波所遇到的反射界面、障碍物尺寸比声音的波长大得多。——适合中、高频。
如:63~125Hz低频声,相应的波长为5.4~2.7m,在一个各个表面尺寸均小于声波波长的小房间,反射定律不适用。——通常大房间可用几何声学研究
2)仅考虑反射,忽略波动性。;2.2 室内稳态声压级计算公式及混响半径一、 室内声音的增长、稳态和衰减——统计声学; 当声功率级为Lw的点声源在室内连续发声,声场达到稳态时,距声源为r米的某一点的稳态声压级,可看作由直达声和混响声两部分组成。
直达声强度与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而混响声强度则主要取决于室内吸声情况。 ;1、计算公式:
当室内声源声功率一定时,稳态时,室内距离为r的某点稳态声压级计算公式:;3、意义:
通过计算室内声压级,可预测所大厅内能否能达到满意的声压级及声场分布是否均匀,如果采用电声系统,还可计算扬声器所需功率。
4、应用
(1)求指定位置LP ;
(2)保证指定位置LP ,求W;
(3) 吸声降噪的理论依据。 ; 【例题】 某观众厅体积为20000m3,室内总表面积为6527m2。已知500Hz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232,演员声功率为340微瓦。在舞台上发声,求距声源39m处(观众席最后一排座位)的声压级。
解:
求得:
而一般要求
基本满足要求,不需电声设备。;三、混响半径rc
1、当r较小(靠近声源),直达声大于混响声,以直达声场为主——随着距离r的增大,混响声作用逐渐加强
2、当r较大(远离声源),直达声小于混响声,以混响声场为主——声压级大小主要决定于室内吸声量大小,与距离无关
3、直达声与混响声作用相等处距声源距离称 “混响半径”rc 。;4、意义
降低室内噪声时:
1)若接收点在rc 之内,由于接收到的主要是直达声,用增加房间吸声量的方法没有效果;
2)如果接收点在rc 之外,即远离声源,接收到的主要是反射声,用增加房间吸声量的方法能明显降噪。;【例题】位于房间中部一个无方向性声源在频率500Hz的声功率级为105dB,房间总表面积为400m2,对频率为500Hz声音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1。求:
(1)在与声源距离3m处的声压级? (2)混响半径是多少?
[解] (1)该声源的指向性因数Q=1,将各已知数据带入公式,
得:
(2)由公式
;2.3 混响时间的计算公式;二、混响时间 Reverbe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