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气象学第五章:城市的云量、日照和辐射详解.ppt

城市气象学第五章:城市的云量、日照和辐射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的云量、日照和辐射;1、城市云量 2、城市的日照 3、城市的辐射 4、城市太阳总辐射特征 5、城市下垫面的反射率 6、城市地气长波辐射能的交换 7、城市的净辐射;1. 城市云量;;云; 云(cloud) 概念—由漂浮在大气中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混合组成的可见悬浮体。 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 云是高层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的产物,能反映当时的大气状况和作为判断天气的依据(云是天气的招牌)。 ;; 世界云协会关于云的分类;云族;云量;云量;云量的记录方法:;;城市的云量; 城市上空的云量一般比郊区乡村多,特别是在夏 季,城市上空积云形成较多。 城市化有使城市云量增多的效应,低云量的增加 更为明显;而且城市的阴天日数也比乡村要多。; 由于城市上空对流发展比较旺盛,且凝结核较多,因此,在市区上空常会形成对流云。有统计资料 表明,城区平均云量可比郊区增加5~10%。市区 晴天日数减少,阴天、云天增多。;城市云量;城市云量;城市云量;城市云量;城市化对北京地区日照时数和云量变化趋势的影响;城市化对北京地区日照时数和云量变化趋势的影响;;;京津冀地区气溶胶季节变化及与云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通过AOD与FMF的组合特征可判别气溶胶季节变化特征.冬、春季以粗粒子为主,但冬季AOD偏小,而在春季急剧增大;夏、秋季均以细粒子为主,但夏季AOD达到最大,秋季较小. 京津冀平原地区夏季AOD与云量(CF)呈正相关,AOD增加,特别是细粒子增加可能导致局地云量增多.;;导致市区云量特别是低云量比郊区多的原因: ☆①城市的热岛效应产生的热岛环流使市区内 的上升气流加强,有利于云的形成。 ☆②城市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凝结核,尽管绝对 湿度小,但吸湿性凝结核有利于云的形成。 ☆③城市的摩擦阻障作用使得锋面、切变线等 天气系统在市区的移动速度减慢,云层在市区 滞留时间加长;建筑物加大了空气的被迫抬升, 有利于云特别是低云的增加。;2 城市的日照;;;;日照(sunshine);一、城市日照的特点 城市中的日照相当复杂。与郊外相比,其差 异主要表现为:市内总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 率均小于郊区,城市内部日照的地区性差异 远比平坦和开旷的郊区大。由于房屋的间距 和朝向不同,即使同一座楼房,日照时间可 以完全不同。;1. 城市的日照;乌鲁木齐、昌吉、米泉的日照时数比较(h);东京年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的变化;伦敦市区与郊区平均日照的比较(时数/日);呼和浩特市近4 6年日照时 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呼和浩特市近4 6年日照时 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太阳光是天然的光源,也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 阳光里的紫外线有杀菌抗病的能力。例如那些威胁很大的白色葡萄球菌和甲型链球菌。它们都是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菌。另外,阳光对结核杆菌,伤寒菌等都有杀菌的功能。阳光的照射还可以防止佝偻病的发生,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好处,所以有“谁家阳光多,没有病人乐呵呵”的谚语。 ;城市的光照条件和太阳辐射状况是当前城市气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近年来城市中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和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各地不断出现“阳光权”纠纷,从而使城市中的光照条件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城市日照时数一般比乡村少,与空气污染关 系密切。 在城市内部,日照时数的局地差异很大。在 城市覆盖层内,由于建筑物的相互遮蔽的影 响,差别很大;而且这种差别还与季节、地 理纬度、城市街道走向及其相对宽度有关。 ;建筑对日照的要求: 主要依据建筑的不同使用性质而定;建筑日照设计的要求:;★ 日照与城市总体布局 ; 建筑日照时间的标准日,是考察最不利的情况,即冬至左右,这时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最低,只要这一天能达到建筑日照时间的要求,其它所有时间都能满足要求。但若以冬至为标准日,则要求建筑间距太大,而且使文化,卫生,商业等的服务半径增大,各国大都不以冬至日作为标准,如英国70年代初规定的标准日为每年的3月1日。 1986年北京城市规划管理局进行大量的工作,认为北京居住建筑采用大寒日为日照时间的标准日,日照2小时的间距系数为设计依据是合理的(对佝偻病降低有明显作用,起到促进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北京日照时间和间距系数 ; 在建筑群体间安排缺口,不仅有利于内外交通联系,有利于小区内部通风,而且还可以大大的改善日照时间。有人研究得出,一南北平行布置的两幢住宅,若其间距系数较小,且建筑物长度又很大,则后排住宅层有些冬至前后会全天都见不到太阳光。 如图,若在中间打开一个缺口15米宽的缺口,则后排建筑物前正面90米面宽内的日照可得到改善。 ;南北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