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全生产技术_第二章 第六节 安全技术规程_2014年版.doc

安全生产技术_第二章 第六节 安全技术规程_2014年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生产技术_第二章 第六节 安全技术规程_2014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HYPERLINK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一般情况下,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室颤电流,即最小致命电流为( )左右。 A:20mA B:50mA C:100mA D:150mA 答案:B 2、干燥情况下,除去角质层后的人体电阻约为( )Ω,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电阻约为( )Ω A:1000~2000,500~1000 B:1000~2000,800~1000 C:1000~3000,500~800 D:1000~3000,500~1500 答案:C 3、下列不属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技术措施是( ) A:屏护 B:绝缘 C:保护接地 D:间距 答案:C 4、人体最常见的电伤是( ),最严重的电伤是( )。 A:电烧伤,电弧烧伤 B:电烙印,电流灼伤 C:电烧伤,电流灼伤 D:电光性眼炎,电烧伤 答案:A 5、电弧形成后的弧柱温度最高可以达到( )℃??上。 A:3000 B:5000 C:7000 D:10000 答案:D 6、以下不属于事故电火花及电弧的是( )。 A:导线段线或连接松动导致短路或接地时产生的火花 B: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火花 C:插销拔出或插入时的火花 D:沿绝缘表面发生的闪络 答案:C 7、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地的系统是( )系统。 A:IT B:TT C:TN-C D:TN-S 答案:B 8、在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预防间接接触电击应采用( )系统。 A:IT B:TT C:TN-C D:TN-S 答案:D 9、装设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是用于雷电的( )防护。 A:闪电电涌侵入 B:直击雷 C:闪电感应 D:冲击波 答案:B 10、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最基本措施是( )。 A:抗静电添加剂 B:绝缘 C:接地放电 D:增湿 答案:C 11、变配电站门的两侧都有配电装置时,门应该( )。 A:向低压侧开启 B:向高压侧开启 C:向两边开启 D:向外开启 答案:C 1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使用主要是防止( ) A:触电事故 B:电压波动 C:电荷超负荷 D:短路 答案:A 13、Ⅱ类及Ⅲ类爆炸性物质按( )分为6组。 A:最大实验安全间隙 B:引燃温度 C:导电性 D:最小引燃电流 答案:B 14、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可分为( )。 A:0区、1区、2区 B:1区、2区、3区 C:20区、21区、22区 D:21区、22区、23区 答案:A 15、间接接触电击是指( )。 A:人通过中间介质被带电体电击 B:人无意或有意与带电危险体接触 C: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D:正常工作中的触电事故 答案:C 16、以下不会引发火灾事故的是( )。 A:冲击摩擦 B:电磁辐射 C:静电火花 D:高温表面 答案:B 17、下面不属于引起电气设备危险温度的原因是( )。 A:接触不良 B:短路 C:过载 D:电火花和电弧 答案:D 18、在实施保护接零的系统中,工作零线即中线,通常用( )表示;保护零线即保护导体,通常用( )表示。若一根线既是工作零线又是保护零线,则用( )表示。 A:N、PEN、PE B:PE、N、PEN C:N、PE、PEN D:PEN、N、PE 答案:C 19、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 )V安全电压。 A:42 B:36 C:24 D:12 答案:D 20、在输电线特别是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起重机各部分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当输电线路电压为10kV以上时,最小距离为( )。 A:1 m B:1.5m C:2 m D:4 m 答案:C 21、防止电磁辐射危害的有效措施是( )。 A:屏蔽 B:接地 C:增湿 D:中和 E:间距 答案:A,E 22、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包括( )。 A: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 B:实验室电气装置 C:游泳池的电气设备 D:医院诊疗室的所有电气设备 E:临时用电的电气装置 答案:A,C,E 23、雷电的特点有( )。 A:雷电流幅值大 B:雷电流陡度大 C:雷电流辐射强 D:冲击性强 E:冲击过电压高 答案:A,B,D,E 24、静电的产生同( )直接相关。 A:漏电 B:接触电位差 C:接触面上的双电层 D:接触的距离 E:接触材料的性质 答案:B,C 25、Ⅱ类爆炸性气体按( )进一步划分为ⅡA、ⅡB和ⅡC三类。 A:最大实验安全间隙 B:引燃温度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