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优】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2(无答案) 岳麓版.docVIP

【学练优】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2(无答案) 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练优】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2(无答案) 岳麓版

PAGE  PAGE 3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前检测: 材料一:上海开埠后,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弱大半”……自1846至1856年的十年中,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和生丝几乎连年递增,茶叶从1846年的四万余千磅递增到1856年的六万余千磅;生丝从两万余包递增到五万余包 。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一反映出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材料二: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主要从事客运和漕运等运输业务。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请依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课堂导学:近代民族工业 阶段特征时间原因(条件)概况(表现)特点 产生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因此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 根本原因: 初步发展  黄金时期 (进一步发展) 十年发展1912到1919 短暂春天国民政府前期1927到1937 更快发展   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消失: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基本消失。 课堂练习: 1、阅读材料: 材料一:1914-1922年8年间,荣氏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 ﹑“棉纱大王”的桂冠。可是,好景不长。1922年,西方列强在医治好战争创伤后,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卷土重来。荣氏企业的产销在下降,从盈余转为亏损。 问题:20世纪初的20年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0年代后,荣氏企业怎么会走下坡路呢? 材料二:看投影:英法德等国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1918年同1913年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900年10月,荣氏兄弟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着实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瑕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口面纱锐减。 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同时抓质量、创名牌,强化企业管理,不遗余力。他们还别出心裁使用促销手段,在部分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一袋面粉没吃完,顾客突然发现一个光灿灿的铜元!真是一个好彩头,让迷信的人喜出望外。 1915年,政府签订“二十一条”后,国内掀起“抵制日货,爱用国货”运动,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桂冠。 1927年,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荣氏面粉和纺织再次大放异彩。“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的桂冠,重新落在兄弟俩头上。 ——《历史教学设计》 结合荣氏企业发展简史,分析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以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问题探究:刘鸿生在重庆的“大老板”是指谁?他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说明了什么? 课后练习: 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守的“婆婆”,也有年轻且掌握大权的“丈夫”,民族资本主义就像一个可怜的寄人篱下的“童养媳”,仰人鼻息,举步维艰。 问题探究: 从材料分析:民国时期主要有哪几种经济成分? 你认为“童养媳”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 【材料一】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威胁了。 【材料二】范旭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当他兴办的永利碱业公司出碱时,英国卜内门公司跑来要求“合作”,遭到范旭东的拒绝。打破了卜内门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 【材料三】通过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不难看出,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运动的发生,都是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的。 问题探究: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发???了怎样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