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舱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压氧舱的相关知识与护理;目录:;;高压氧舱(HBO)治疗—定义; 高压氧舱密闭耐压,通过向舱内输入高压氧或 高压空气,使舱内形成一个高压环境,病人在舱内吸氧治疗,向缺氧机体提供有效、充足的氧,增加组织中的氧储量,还可抑制细菌生长,增强放疗和化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高压氧舱—原理; 高压氧舱—分类; ;高压氧舱—适应症; 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术后溃疡。 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及其它厌氧菌感染,病毒性脑炎等 空气栓塞。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萎缩、脑供血不全、脑挫伤、脑外伤后综合症、骨髓炎、截瘫、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炎。 ;皮肤移植、断肢(指)再植术、脉管炎、顽固性溃疡、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术后伤口不愈、动脉栓塞、骨愈合不良、放射性骨髓炎、挤压伤。 新生儿窒息、3岁之前的脑瘫等。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动脉栓塞、突发性耳聋、牙周炎、口腔溃疡。 皮肤科疾病:玫瑰糠疹、寻常唑疮、结节性红斑、硬皮病、神经性或糖尿病皮炎等等。;脑出血高压氧治疗指征;脑出血高压氧治疗原理;高压氧舱—绝对禁忌证;高压氧舱—相对禁忌症;高压氧舱—副作用;气压伤   常见的有中耳气压伤、副鼻窦气压伤和肺气压伤。另外,减压中气胸病人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可使胸腔内气体过度膨胀,肺和心脏受压,纵膈摆动,可致病人突然死亡。;减压病    减压速度过快,幅度过大,使气体在组织中的溶解度降低,在血液和组织中游离出形成气泡,造成血管气栓,组织受压的一种高危情况。;高压氧七大点保健功效 ;高压氧治疗安全护理; 3.进舱人员不得使用头油、发乳、唇膏等化妆品。 4. 首次进舱病人用1%麻黄素滴鼻,发热、血压 过高、严重劳累及女性月经期间应暂停治疗。 5. 防止中耳气压伤。教会患者做咽鼓管开启动作(如张嘴、咀嚼、吞咽、捏鼻闭嘴鼓气动作等)。在加压过程中,如有耳朵不适,听声音遥远等感觉,应不断做咽鼓管开启动作。如仍有不适,应立即告诉操舱人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6.在稳压阶段(吸氧阶段)戴好面罩,平静吸氧 (用鼻呼吸为好),可适当加深呼吸幅度, 但不要加快呼吸频率。 ;7.减压阶段不要屏气和剧烈咳嗽,并注意保暖。 8.不得擅自乱动舱内设备,保持舱内清洁卫生。 9.加压过程中应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如出现血压增高、心率呼吸减慢,系正常加压反应,不必作特殊处理,不要因此而惊慌;若发现病人烦躁不安、颜面或口周肌肉抽搐、出冷汗或突然干咳、气急,或病人自诉四肢麻木、头晕、眼花、恶心、无力等症状时,可能为氧中毒,应立即报告医生,并拆除面罩,停止吸氧,改吸舱内空气;出现抽搐时应防止外伤和咬伤。 ;高压氧舱—治疗程序;3.加压速率 (1)表压0~0.03MPa,加压 速率0.002~0.004MPa/min。 (2)表压0.03~0.06MPa,加 压速率0.004~0.006MPa/min。 (3)表压﹥0.06MPa,加压 速率0.008~0.015MPa/min。 ;4.加压注意事项 (1)加压可致中耳气压伤,豉膜内、外压差达8kPa时耳痛;压差达10.6kPa时剧痛、渗液;达14.6kPa时豉膜破裂,疼痛缓解。 (2)加压时可致副鼻窦损伤,应注意。;(二)稳压吸氧 1.供氧方式:自由呼吸(单人纯氧舱),面罩给 氧,头帐给氧。 2.供氧压力:0.4MPa;供氧量:10~15L/min。;3.吸氧方案: ⑴成人吸氧方案 吸氧30min→休息5min→继续吸氧30min→休息5min →再吸氧20min ⑵危重病人及年幼体弱者吸氧方案 吸氧25min→休息10min→继续吸氧25min→ 休息10min →再吸氧20min。 ;4.稳压吸氧注意事项 (1)随时调整舱压为规定压力。 (2)通风换气:分连续通风换气与间歇通风换气。目的为:①降低舱内CO2浓度;②降低多人舱氧浓度,保持在23%~25%以下;③调节舱内温、湿度。 (3)采用间歇式吸氧,预防氧中毒。佩戴好吸氧面罩,吸氧时不作深呼吸。 (4)观察病人情况:了解吸氧有效情况,发现氧中毒先驱症状。;(三)减压 结束吸氧,按规定程序减压 1.减压方式 (1)匀速减压。 (2)阶段减压。 ;2.减压方案 空气加压舱可采用阶段减压法,或匀速减压法,现以阶段减压法为例介绍如下: 0.13MPa → 0.10MPa(5min) 0.10MPa → 0.06MPa(5min) 停留5min 0.06MPa → 0.03MPa(5min) 停留5min 0.03MPa → 0.00MPa(8min); 3.减压注意事项 (1)减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