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含有特殊染色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的细胞称之为粒细胞。
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同时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一、概述,简介
二、临床表现,体征
三、分型及分期
四、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七、病程与预后
;慢粒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粒细胞显著增多、脾明显肿大、绝大多数病例(90%以上)具有慢粒的标记染色体—Ph染色体。慢粒起病及发展较缓慢,大多死于急性变。年发病率为0.36/10万。;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以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但以50岁以上的人群最常见,平均发病年龄65
岁,男性比女性更常见。大约占所有癌症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 ;(1)典型慢粒,即ph1(费城一号染色体)阳性。
(2)不典型慢粒,又称Ph1阴性、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中位年龄>65岁),脾脏轻度肿大。
(3)幼儿型慢粒,发生于4岁以下幼儿或婴儿的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缓慢,根据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其中,大约有90%病人诊断时为慢性期,每年约3%至4%慢性期进展为急变期。;(一)慢性期
即稳定期。此期对化疗有效,部分患者可稳定达10年以上。
如无有效治疗,则常死于并发症,如白细胞淤滞、脾梗死或破裂、血栓或出血现象等。;(二)加速期
对通常化疗抗药;不明原因发热、贫血、出血加重;脾脏进行性肿大;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细胞在血中或骨髓中>O.10;出现Ph以外的染色体异常。
加速期可维持数月至数年。; (三) 急变期
此期临床表现同急性白血病,具备下列之一者即可诊断:原粒细胞或原淋加幼淋,或原单加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O.30;骨髓中原始粒加早幼粒细胞≥ o.50;有髓外原始细胞漫润。
慢粒急变通常为急粒变,少数可急淋变或急单核变。慢粒急性变预后差,常在数月内死亡。;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为慢粒特征,可高达(100-800)x109/L。
白细胞分类可见到各发育阶段的粒系细胞。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很少,主要是中幼粒以下各阶段细胞。嗜酸及嗜碱粒细胞均增高。
血象的多样化为慢粒特点。
在早期,血小板多正常,部分患者增多。晚期血小板渐减少,并可出现贫血。;;;;慢粒外周血涂片;
骨髓中有核细胞显著增多,而以粒系为主。其中主要为中、晚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细胞,原粒细胞不超过10%。
嗜酸和嗜碱细胞也增多。
红系细胞少,粒、红比例增高。
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晚期减少。;;
多数慢粒患者NAP缺如或降低,完全缓解时可恢复正常,复发时又下降。
本试验有助于区别类白血病反应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也可作为估计预后的指标。;
90%以上患者的血细胞中有一种异常的染色体,称为Ph染色体,9号染色体长臂上C—abl原癌基因易位至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集中区(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 Ph染色体阴性者比阳性者差。;(一)诊断
一般病例根据脾肿大及典型血象与骨髓象等不难做出诊断。对早期诊断困难或不典型慢 粒患者,应进行Ph染色体检查。;(二)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脾肿大
如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黑热病及淋巴瘤等均可有脾肿大。根据病史、血象及骨髓象不难鉴别。;(二) 鉴别诊断
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多有原发病(如感染、恶性肿瘤等)的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大多在(50-100) ×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主要鉴别要点是类白血病反应的NAP反应强阳性,而慢粒常为阴性。;(二) 鉴别诊断
骨髓纤维化
慢粒尤其是晚期与骨髓纤维化的早期容易混淆。但骨髓纤维化的白细胞计数比慢粒低,大多不超过30xI09/L,血液中幼稚粒细胞百分数较低,NAP反应大多增高,红细胞异形较明显,泪滴形红细胞多见;骨髓活检示纤维组织增生较明显;Ph染色体阴性。这些特点有助于鉴别。;目的是降低肿瘤细胞的负荷,但不能清除肿瘤细胞,只能达到血液学缓解。
不能明显地延长CML患者的生存期,Ph染色体持续存在。
常用的药物有羟基脲、马利兰、异靛甲等。
; 目的是降低???清除P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