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3-magnetic+material-2014解说.ppt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磁功能材料 ;磁功能材料概念和基本理论;磁学量的定义以及基本理论;磁化强度M: 一个宏观磁体由许多具有固有磁矩的原子组成。当原子磁矩同向平行排列时,宏观磁体对外显示的磁性最强。当原子磁矩紊乱排列时,宏观磁体对外不显示磁性。 宏观磁体单位体积在某一方向 的磁矩称为—— 磁化强度M: ;原子磁性 宏观物质的磁性来源于原子的磁性,原子磁性包括原子核外电子的磁性和原子核的磁性,但原子核磁矩仅为电子磁矩的1/1836.5,所以原子磁矩主要来源于电子磁矩。 孤立状态下原子磁矩:电子除了围绕原子核作轨道运动外,还作自旋运动。原子磁矩是电子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总和。根据量子力学的结果,3d 过渡族金属和 4f 稀土金属的原子磁矩为:?J = gJ ?B [J ( J +1)]1/2, ;(2) 晶体中的原子磁矩: 过渡金属的情况: 孤立原子的磁矩 晶体中原子的磁矩 原因:孤立原子组成金属后,4s电子公有化,3d电子层成为最外层电子。在晶格点阵上的离子处于周围近邻离子产生的晶体场(称为晶场)中。在晶场的作用下,晶体中原子3d电子轨道磁矩被晶场固定了,不随外磁场转动(轨道“冻结” ),对原子磁矩无贡献。金属原子主要由电子的自旋磁矩来贡献。 稀土金属的情况: 孤立原子的磁矩 ? 晶体中原子的磁矩 原因:晶体中4f电子壳层被外层的5s和5p电子壳层所屏蔽,晶场对4f电子轨道磁矩的作用甚弱或者没有作用,所以4f金属的电子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对原子都有贡献。; 过渡金属 (3d电子的影响);小资料:什么是稀土? 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Rare Earth)。;固 体 磁 性; 固 体 磁 性 抗磁性、顺磁性、反铁磁性、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晶体中磁畴内部原子磁矩的排列;抗磁性 (diamagnetism);朗道抗磁性(Landau diamagnetism);朗道抗磁性;顺磁性 (paramagnetism);铁磁、亚铁磁材料的单畴微粒呈现出的顺磁性。当这些微粒的体积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微粒的热运动能将超过难磁化和易磁化之间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的位垒,于是微粒的磁矩就不再固定在易磁化方向,而是随时间作无规则的变化,而微粒的表观磁化强度就变为零。在外磁场作用下,这些微粒倾向于沿外磁场方向排列,从而呈现出顺磁性,这种顺磁性叫做超顺磁性。;Pauli顺磁性(或传导电子顺磁性 )的解释;Pauli顺磁性(或传导电子顺磁性 )的解释;Pauli顺磁性(或传导电子顺磁性 )的解释;Pauli顺磁性(或传导电子顺磁性 )的解释;顺磁性物质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居里定律;铁磁性 (ferromagnetism);1)OA表示对于未磁化的样品施加磁场H, 随H增加磁化强度不断增加,当H增加到Hs时磁化强度达到饱和强度Ms。 2)达到饱和后, 再减小磁场,磁化强度并不是可逆地沿OA线下降,而是沿着图中AB变化。在B点磁场已减为0,但磁化强度并没有消失。只有当磁场沿相反方向增加到-Hc时,磁化才变为零,Hc称为矫顽力。 3)继续增加反向磁场到-Hs可以使磁化强度达到反向的饱和。若再由-Hs增加到Hs,将完成如图的回线,称为磁滞回线。;铁磁性成因;Weiss的分子场理论;Weiss的分子场理论;Weiss的分子场理论;Weiss的分子场理论;Weiss的分子场理论;Weiss的分子场理论;Weiss的分子场理论;这就是居里-外斯定理;铁磁材料的最低激发态:自旋波;磁振子(自旋波);自旋波理论;自旋波理论;自旋波理论;自旋波理论;自旋波理论;热激发使铁磁体中出现部分自旋的反向,而自旋间的相互作用使反向的自旋不固定在某些原子上,而是在自旋体系中传播,形成自旋的集体运动。可以应用波动或准粒子来描述这种集体运动,分别称为自旋波或磁振子。 ; 1928年,Heisenberg用量子理论证明了:所谓的分子场,实际是电子自旋之间的交换作用,是电子遵循Pauli原理的必然结果。 3d 金属中的自发磁化 4f 金属中的自发磁化 3d 金属与 4f 金属化合物的自发磁化 金属氧化物的自发磁化;3d 金属中的自发磁化 3d 金属(如铁、钴、镍): 当3d电子云重叠时,相邻原子的3d电子存在交换作用,它们每秒钟以108的频率交换位置。其交换作用能 Eex 与两个电子自旋磁矩的取向有关, 表示为: Eex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