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2泡沫压裂技术介绍目录一、概述二、CO2的相态特征及发泡条件三、CO2泡沫压裂液技术四、CO2泡沫压裂工艺技术五、CO2泡沫压裂现场应用(1)CO2泡沫压裂技术发展及现状CO2压裂技术分为CO2增能压裂、CO2泡沫压裂、纯CO2压裂三种。泡沫质量也称泡沫干度,它表示气相在泡沫中的体积百分数。CO2增能压裂的泡沫质量一般为30~52%,优点是施工简便,CO2主要用于提高返排能力,应用较大规模的压裂。CO2泡沫压裂的泡沫质量一般为60~85%,优点是水基压裂液用量少,对地层和裂缝伤害小,气泡呈连续相、粘度高、携砂性能好,返排率高,但由于水基压裂液用量少,施工中提高砂比有一定难度,并且施工压力偏高。纯CO2压裂是采用液态CO2为压裂液,即100%CO2压裂,优点是对地层无伤害,返排迅速、彻底,但由于液态CO2压裂受施工规模和井深的限制,并且需要专门的密闭混砂车,因此不适合中、大规模的压裂改造。一、概述一、概述(2)国内外CO2压裂应用情况1986年在联邦德国的费思道尔夫的石炭系士蒂凡组气藏的压裂改造中成功地使用了60%CO2泡沫压裂液,使天然气产量增加了近12倍。该气藏埋深在3400~3650m,包括8个含气层,单层厚度在8~43m之间,有效厚度为5~17m,孔隙度为7~8%,平均渗透率为0.15×10-3μm2,平均含水饱和度为30%。施工所使用的60%CO2泡沫压裂液(液相中使用了30%甲醇和70%KCl水)对储层的伤害比以前使用的油基压裂液和常规的水基压裂液都低,并且获得了3000m3/h的天然气产能。在国内,四川石油管理局于1985年开始泡沫酸液的基础研究和泡沫酸酸化施工技术的研究;用于具体实施是在1988年5月4日,辽河油田与加拿大合作进行了全国第一口氮气泡沫压裂井的设计、施工,并获得成功。辽河油田及大庆油田先后进行了氮气压裂施工。由于试验设备、装备和工艺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内泡沫压裂技术进展缓慢。吉林油田由于有丰富的二氧化碳资源,于1997年引进了美国SS公司的CO2泡沫压裂设备,并针对其油田主要进行了油层吞吐和CO2助排增能压裂工艺技术的实施。至1998年,吉林油田共压裂油井69口,气井5口(合隆气田);吉林合隆气藏井深1300~1420m,采用线性胶泡沫压裂。长庆油田1999年在靖安油田进行了3口井CO2泡沫压裂试验,2000-2003年在长庆气田24口井进行了27次CO2泡沫压裂。一、概述(3)国内CO2压裂应用情况二、CO2的相态特征及发泡条件(1)CO2的相态特征CO2的相态特征曲线(1)CO2的相态特征CO2和水一样存在三态。在-56.6℃和0.531MPa(绝对)的条件下,CO2的气态、液态和固态同时存在,即为CO2的三态点。低于0.531MPa(绝对)CO2以固体(干冰)或是气体的形态存在;高于30.6℃和7.5MPa(绝对)的条件下,CO2以气体的形态存在。在温度-30°F,压力2000psi(-17℃,2.1MPa)条件下,CO2可以运输和储存,采用专用的CO2密闭运输车运输,将液态CO2泵入专用设备而与支撑剂混合,就可以完成压裂作业。压裂一旦完成,在油藏条件下(远大于31℃),变为气态,带动残余压裂液返排出地表。(2)CO2在井筒及地层中发泡条件分析CO2运输和储存的条件下是-17℃温度和2.1MPa压力,压裂过程中压力超出临界压力,只是在井筒泵入一定量的低温压裂液后温度较低,无法满足CO2以气体的形态存在,也就是CO2与压裂液混合不具备发泡条件而不能发泡。例如,假如压裂液和CO2混合的比例为1:1,如果压裂液的温度为10℃,那么,压裂液和CO2混合后,混合液的温度大大降低,显然,CO2压裂液在混合处不能发泡。但是由于地层温度远高于地面温度,随着压裂液沿井筒进入地层,温度逐渐上升,CO2的温度可能高于30.6℃,这样CO2以气体的形态存在,也就是CO2压裂液具备了能发泡的条件。(1)CO2泡沫压裂的优点为压后工作液返排提供了气体驱替作用。气态的CO2能控制液体滤失,提高压裂液效率。减少了水基压裂液的用液量。CO2与水反应产生碳酸,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总pH值,降低了压裂液对基质的伤害。降低了压裂液的表面张力,有助于压裂液的迅速反排等特点。三、CO2泡沫压裂液技术(2)CO2泡沫压裂液的基本要求★泡沫的稳定性★泡沫粘度与流变特性★滤失特性★助排能力★低伤害特性★泡沫的稳定性泡沫流体是一种不稳定体系。泡沫稳定性是泡沫压裂液的基本特性。提高稳定性的主要途径有:a.选用合适的起泡剂,降低液相表面张力,有利于泡沫的形成,并增加液膜的强度和弹性;b.利用多种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添加稳泡助剂;c.提高液相粘度及采用交联技术,形成冻胶表层,增加液膜的粘弹特性,降低液膜的排液速率;d.提高泡沫质量,以便气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培训总结.doc
- Chapter_6__Strategic_Alliances解说.ppt
- 9推敲_(1_2课时)介绍.ppt
- 9我国继续教育发展途径和对策介绍.ppt
- 2016年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总结.docx
- Chapter01_嵌入式系统解说.ppt
- 2016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考前押密试卷1总结.doc
- 9月品管圈开题(泌外张秀琴)介绍.ppt
- 2016年云南省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模拟题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总结.doc
- CHAPTER01-前言-本科生2015春季解说.ppt
- 《脊柱内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患者满意度比较》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英语课程中跨学科音乐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民航职业技能鉴定高分题库(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远程医疗技术.docx
- 小学英语情景教学中的互动策略探讨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水循环与洋流说课课件.pptx
- 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运营模式与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继续教育公需数字经济阻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试题及答案.docx
- 《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头控制与区域协同治理技术集成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医疗健康行业标杆企业创新服务模式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