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考试复习题讲课.doc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免疫复习题 名词解释: 1、模式识别受体(PRR):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病原微生物或宿主衰老、损伤和凋亡细胞表面的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表达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PRR称为膜型PRR,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受体等。存在于血清中的PRR称为分泌型PRR,主要包括某些急性期蛋白如MBL和CRP等。 2、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是PRR识别结合的配体,主要指病原微生物表面某些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也包括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如磷脂酰丝氨酸。 3、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又称辅佐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 4、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免疫细胞都属于血细胞,所有血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 5、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纯度很高,从而使得规模化制备高特异性、均质性的抗体。 6、抗体多样性:不同抗原表位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分子,其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同——可变区有差异;但可以是同一类、同一型Ig——恒定区可相同 7、抗体(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和其他体液中。 8、抗体特异性:抗原表面存在许多HYPERLINK /s?q=%E6%8A%97%E5%8E%9F%E5%86%B3%E5%AE%9A%E7%B0%87ie=utf-8src=wenda_link抗原决定簇,又叫表位。每一个HYPERLINK /s?q=%E8%A1%A8%E4%BD%8Die=utf-8src=wenda_link表位结合一种抗体,所以一个抗原可同时结合多个(种)抗体,但是一个抗体只结合一种抗原。 9、固有免疫: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亦称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是机体的生理性排斥反应,受遗传控制。 10、抗原提呈:APC将抗原降解并加工处理成多肽片段,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被T细胞识别的过程,称抗原提呈。 11、外源性抗原:指并非由抗原提呈细胞APC合成,而来源于APC外的抗原。此类抗原在被溶酶体降解成短肽后,通过MHCⅡ类分子提呈给CD4+T细胞识别,诱导CD4+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经专职APC摄取,加工,处理,提呈的外源蛋白质均属于此类,抗原识别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12、内源性抗原: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等。内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8+T细胞。 13、专职APC:是指一类特化的细胞,它们具有摄入、加工、处理、提呈胞外抗原,激活CD4+T细胞,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这类细胞必须表达MHC-Ⅱ类分子、协同刺激信号分子和各种粘附分子。专职APC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和B细胞。 14、非专职APC:通常情况下则表达MHC-Ⅱ类分子、协同刺激信号分子和各种粘附分子的细胞称非专职APC. 15、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的现象。免疫耐受也称为负免疫应答。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称为--耐受原。 16、低带免疫耐受:由于抗原剂量太低引起的HYPERLINK /doc/6559643.html免疫耐受称为低带耐受。抗原剂量过低,不足以诱导HYPERLINK /doc/6589278.html免疫应答,因此导致低带耐受。T淋巴细胞在低浓度抗原刺激下可被诱导低带耐受,而B细胞可以利用BCR捕捉低浓度抗原,因此不容易被诱导低带耐受。 17、高带免疫耐受:相反由于抗原浓度过高引起的免疫耐受称为HYPERLINK /doc/467622.html高带耐受,T B淋巴细胞均能被诱导高带耐受,原因是抗原浓度太高,TrHYPERLINK /doc/740462.html细胞被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引起高带耐受。 18、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包括淋巴干细胞向中枢淋巴器官归巢,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其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表面称之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上相应的血管地址素的相互作用。 19、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20、免疫原(immunogen):是指具有免疫原性和反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