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口剂

新型开口爽滑剂在塑料薄膜中的应用 塑料工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塑料助剂的发展。从早先的加工助剂发展到应用助剂已是一个飞跃。开口爽滑剂就是其中一例,在发展中使其得到完善。最早的开口剂是无机的滑石粉、硅藻土等;中期发展到有机的油酸酰胺、芥酸酰胺及EBS衍生物等;目前合成二氧化硅作开口剂在薄膜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所有这些助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副作用,主要表现在有机开口剂有大量的析出物在薄膜表面,影响薄膜的印刷性、热封性及颜色;无机开口剂的分散问题一直是生产中的难点,若在配方中加入润滑剂及有机分散剂就同样产生析出物;二者对被包装物的污染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在食品包装、液体包装、药品包装等领域。基于上述情况我们研制开发了新型开口爽滑剂-SK系列产品,以达到解决上述之不足,满足包装薄膜行业的要求。 2、工作原理 塑料薄膜的粘连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种是由于薄膜闭合后膜间形成真空密合状态,不易分开;另一种是薄膜成型后其表面有大量的外露分子链,在两片薄膜闭合后产生了大分子链之间的互相缠绕,使其无法打开。事实上造成薄膜开口困难的原因是二者共存的,且后者是主要原因。早期的无机开口剂就是使薄膜的表面产生凸凹不平来减少膜问负压使其分离;后期的有机开口剂是在薄膜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降低薄膜的摩擦系数,使之不互相粘连。二者同时也阻碍了分子链之间的缠绕。但这些开口剂都存在上述提到的不足之处。 新型开口爽滑剂的工作原理是:选用纳米级的二氧化硅粉体,使其在树脂中分散到微米级的颗粒,这种颗粒是由二氧化硅自身的聚集能形成,没有添加任何辅助助剂。该种颗粒是多孔有间隙的、不规则的、比表面积很大的松软颗粒,其直径为卜2微米,比表面积为550—600平方米/克。聚合物在加工过程中大分子链的末端被二氧化硅颗粒的空隙吸入,该颗粒同时成为成核中心使其结晶。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外露的分子链,使两膜接触时没有大分子链的缠绕,从而解决了开口问题;同时也因为分子链的不外露,薄膜在经过物体摩擦时也减轻了吸附力,从而增加了爽滑性能。 3、新型开口爽滑剂的特点 3.1目前开口剂存在的问题 无机开口剂加入量大并且分散困难,影响薄膜的透明度、强度。 有机开口剂存在析出物影响薄膜的颜色、热封性、印刷性,同时污染被包装物。 3.2新型开口爽滑剂的特点 不含任何易挥发物及析出物,保证了被包装物的质量; 提高薄膜的透明性及表面光洁性; 对薄膜有补强作用,提高抗蠕变性能; 提高薄膜在高速包装线上的抗黏结性;不影响薄膜的加工性、印刷性、热封性; 无毒、无污染,可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3.3新型开口爽滑剂的物性指标(见下表) 3.4与其他开口剂的比较(见下表) 4、使用方法 新型开口爽滑剂适用于聚烯烃的吹塑成型、流延成型,他的加工性能与聚烯烃相同,无需改变工艺条件,加入量一般为0.5—1.5%。可根据原材料的黏结性及产品特性的要求做适当的调整。使用时将母料按所需比例与原料树脂混合均匀加入挤出机即可。(王宗宇 陈卫) 来源: 国际包装网 ymbflm 2006-04-14 19:41 有没有联系方法啊! 是颗粒还是粉料,价格? 请回:ymbflm@ ju2008 2007-01-31 14:54 有的, 是粉料。 有特种的二氧化硅,作为开口剂。 脂肪族的酰胺蜡, 作为爽滑剂。 需??可以电话联系。 谢谢!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的进口油酸酰胺,芥酸酰胺 价格低廉,性能超好. 需要的可以联系. 刚又各开了一包的样品.免费式样的哦!!!!!!!! Armosilp? CP Powder油酸酰胺 化学结构: 化学分子式:C18H35ON 分子量:282.5 CAS No:301-02-0 EINECS/ELINCS No:206-103-9 TSCA status(美有毒物质管理法):在册 产品指标: 色度:≤300(铂-钴比色) 熔点:72—76℃ 纯度:98.5% m/m 脂肪酸含量:≤0.2% m/m 碘值:81-87 gI2/100g 水分:≤0.05% m/m 理化特性: 外观:自由流动的白色粉末,直径大约0.4mm 闪点(COC):约为210℃ 气压:0.1kPa(20℃) 密度(80℃):850kg/m3 水溶性:几乎不溶 产品包装: 标准包装为净重20KG每PE袋,每个托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