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舞蹈文献与教学法2
藏族舞蹈
第一节 藏族舞蹈简介
藏族是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民族。藏族人民主要生活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
膝部有规律的颤动、屈伸,是各藏区舞蹈的共性。由于生活着装的特点,长袖、皮靴就成为他们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舞蹈是身躯微前倾,身体的交叉感以及所有舞蹈的流动过程中的髋关节都随重心的下懈,形成其沉缓、凝重的形体语言特色。
第二节 基本动作介绍
(一)基本动作名称
1、踢踏累: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第三基本步,退踏步,抬踏步,连三步,七下退踏步,七下转身,滴答步,悠踢步,悠滑步,跨悠步,二三步。
2、弦子类:平步,拖布,斜拖步,单撩,双撩,三步一撩,单靠,长靠,四二步,二步踏撩。
3、锅庄类:三步一跨,单腿跨转身,刨地点地转身。
4、上肢动作类:齐眉晃手,晃盖手,髋前划手,前后摆手,横向摆手,平???摆手。
(二)脚形、手形、脚位、手位
1、脚形:自然勾脚。
2、手形:五指自然并拢。
3、脚位:小八字位;丁字位。
4、手位:双手扶胯、单臂袖、旁展单提袖、髋前划手。
(三)手、臂的动作规律
藏族舞蹈手与臂的动作一般离不开外晃内盖、绕、抛、拉、抽、扔、摊抹。
外晃内盖: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的流动为晃;右手逆时针,左手顺时针的流动为盖。臂的运动保持松弛。
绕:指袖子在手腕的操作下形成360°的圆圈。多为水平面的流动。绕动要松弛协调。
抛:指在晃动流动基础上小臂向上发力形成大的半弧线,臂稍用劲。
(四)与上肢配合的常见步伐
齐眉晃手——配以单靠、长靠、单撩、三步一撩、点转等。
晃盖手——配以抬踏步,双颤性质的步伐。
前后摆手——配以腿踏步、连三步。
横向摆手——配以悠踢步。
平面摆手——配以悠跨步。
(五)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上肢动作类
(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画圆,左手逆时针画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双手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后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2、踢踏类
(1)第一基本步,2/4(中速),两拍完成。
(2)第二基本步,2/4(中速),四拍完成。
(3)退踏步,2/4(中速),两拍完成。
(4)抬踏步,2/4(中速),两拍完成。
(5)连三步,2/4(中速),两拍完成。
(6)滴答步,2/4(中速),一拍完成。
(7)第三基本步,2/4(中速),四拍完成。
(8)七下退踏步,2/4(中速),四拍完成。
(9)七下转身,2/4(中速),四拍完成。
(10)悠踢步,2/4(中速),四拍完成。
(11)悠滑步,2/4(中速),两拍完成。
(12)跨悠步,2/4(中速),四拍完成。
(13)二三步,2/4(中速),四拍完成。
3、踢踏类
(1)平步,2/4(慢板),两拍完成。重心下沉,脚下沉重感。
(2)拖步,2/4(中速),两拍完成。
(3)斜拖步,2/4(慢板),两拍完成。
(4)单撩,2/4(慢板),两拍完成。重拍在上,脚悠踢出去。
(5)双撩,2/4(慢板),四拍完成。①上身随重心晃动。②悠踢出
(6)三步一撩,2/4(慢板),四拍完成。膝盖颤动柔和,重拍在下,统下沉。
(7)单靠,2/4(慢板),两拍完成。①重心左右交换②丁字步③重拍向上
(8)长靠,2/4(慢板),四拍完成。①四拍完成,左右移动②膝盖柔和屈伸③重拍向上。
(9)四二步,2/4(中速),四拍完成。
(10)二步踏撩,2/4(中速),两拍完成。
4、锅庄类
(1)三步一跨,2/4(中速),两拍完成。
(2)单腿跨转身,2/4(中速),两拍完成。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简介
蒙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逐水草而居,牧养生息,创造着辉煌的草原文化。这个曾经横跨欧亚的游牧民族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
蒙古族舞包括:蒙族民间舞(含劳作、风俗、礼仪舞蹈等)、寺庙舞、宫廷舞,其中蒙族民间舞最具特色,有着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生息和精神气质。大家熟悉的“安代”、“盅子舞”、“筷子舞”就是其代表。
“安代”是最具群众性的即兴歌舞,它人数不限,1人领歌众人相合。舞者手持绸巾,歌起舞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