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二章 空气净化除菌及除菌设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第二章 空气净化除菌及除菌设备.

1 惯性冲击滞留作用机理: 设:纤维直径为df, 纤维滞留微粒的宽度为b, b与流速?有关,受颗粒运动 惯性决定。b是颗粒由于惯性 碰撞而被捕集的最大宽度, 也就是如果在大于这个宽度的 地方的颗粒被捕集,将不是由 于惯性碰撞而被捕集。 即:设在一定流速下的截面宽 度为b,意味着在这范围内通 过的颗粒都会由于惯性碰撞而 被纤维捕集。 惯性捕集效率: ?I=b/df 由于b很难计算,采用试验的方法来测定惯性捕 集效率。也可通过测出气体、颗粒的各项参数来 计算?I,通过试验知,气体流速?是影响?I的重要 参数,在一定条件下(df、dp、t ,改变气体流 速?,可改变惯性影响?I。 当?I=0时,即b 0;当?o=?c时,为临界速度。 ?o=?s/ 1-? 实践证明,?I是微粒惯性力的无因次准数?的函 数:?I=f ? 其中: 2 拦截滞留机制?R 前述,空气主流的作用,最大宽度为df,在df以外不为 惯性碰撞,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 而在实际上,在纤维的周围(滞留层称层流膜),截留 机制是怎样的? 在气速较小或颗粒直径较小时,惯性小,惯性小的颗粒 在气流的带动下进入滞留层,慢慢靠近纤维而被粘住,截 留效率: Re df?o?/? ?R~Re有关,试验得出?上升, Re上升推出?R 稍高;?随?的下降还略有上升。 以上两种机制?o都随?下降而?下降,导致矛盾。 提出另一机制。 3.布朗扩散作用机制?D 在静止气体或气速很低的条件下,菌体颗粒按布朗运 动,由于左、右振动碰到纤维而被粘住。 ?下降导致布 朗运动更明显,导致?D上升,所以在低?下,由于?D上升 导致?上升,从而解释了上述现象。 6.除菌效率 1) Humphrey法: Humphrey法认为空气过滤器应以捕集效率 为最低值的时候为设计依据: ?1 ?I 、?2 ?R 、?3 ?D 。 考虑单纤维捕集效率: ?o ?I+?R+?D 是以?c为设计临界速度,由于?以最低值设计, 当?=?c时, ?I=0,此时?o ?R+?D 有时也考虑布朗运动?D,布朗扩散时随?c上 升,?D下降,所以在?c时?D较小可忽略不计。 因此,Huqnphrey法就是: 以?o ?D作为设计过滤器效率的依据。 在?c时,以?R作为整个单纤维捕集效率值,此时?为最低值。 Huanphrey法之所以取?c作为设计流速,考虑到发酵过程中所需空气量不同,在过滤床中的?有时快,有时慢,那么按照最低点设计,比较保险,保证在较大气速下,?也不会变化太大,使过滤器在负荷波动时有足够的过滤效率。 2 Davies法 Davies提出的设计方法较为复杂,但较为严密。 根据试验的结果认为:在很低的气速下,也具有一定 的?I,同时他认为除了考虑扩散捕集效率?D及拦截捕 集效率?R外,还应考虑扩散和拦截效率?DR,于是: ?DR查表或者其他文献, 彼克利准数 Pe=?odf/Bm, 由于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Davies法较为合理。 除菌流程中设备的作用 1.提高压缩前空气的洁净度.主要措施有: 1 提高空气进口位置。每提高3.05m,微生物含量 减少一个数量级,加强吸入空气压缩前的过滤。 2 安装粗滤器。 2.提高空气的压力。目的是克服管路、设备的压差损失?P,无菌空气进入有一定液位的发酵罐,需一定压力,故需安装空压机。 3. 除去水、油。为保证进入过滤器的空气保持相对湿 度为?=50~60%左右,需除去空气中夹带油、水。 因有油滴、雾滴不仅带有微生物,还会使过滤器的过滤介质受潮,降低过滤效率。安装气液分离器。 4.满足工艺要求的温度和湿度: 经压缩后,气体温度很高,相对湿度较低, 但不能直接进入过滤器。因为温度过高,介质 承受不了,易焚烧而造成过滤失效,需先经冷 却析水,从而需冷却器。 潮湿空气进入过滤介质也使介质易受潮而粘 在一起而失败,故应进行加热需要加热器。 从而保证工艺条件所要求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特点 :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适当加热。空气第一次冷却到30~35℃,第二级冷却至20~25℃,经分水后加热到30~35℃,因为温度升高,相对湿度下降。 设:未被冷却的空气占总量的y%; 压缩空气的状态 x2,t2,φ2 ; 冷却空气的状态 x3,t3,φ3 ; 混合后空气的状态 x4,t4,φ4 则: yx2+ 1-y x3 x4 第五节 空气除菌流程计算 一、压缩空气的t、x、?: 1.压缩空气的t: t1、x1、?1 压缩机 t2、x2、?2 压缩过程近似绝热过程,但实际是多变过程。 根据热力学原理,压缩后T~P关系: P1 、T1---压缩前空气的压力、温度; P2、 T2 --- 压缩后空气的压力、温度;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