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10分)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9 劳动经济学 一、劳动经济学: ——概念: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1)劳动力市场现象和(2)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由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这一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的3个属性: 1、相对于社会和个人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具有相对稀缺性; 2、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是不断增长变化的,已有的满足又出现新的,具有绝对稀缺性; 3、本质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手段的稀缺性。——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效用最大化: 1、个人效用最大化;2、企业利润最大化;3、是经济分析及预测的基本假设,但不一定都是决策的目标。 四、供给与需求: ——其选择,反映为按一定价格实现商品交换; ——其运动,决定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工资量(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其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具有特殊性,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五、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种:1、实证研究方法(本身是什么);2、规范研究方法(应该是什么)。 1、实证研究方法:——客观分析 ——排斥价值判断,揭示内在构成因素及因素间的普遍联系。 ——特点有2个: (1)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自身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2)结论具有客观性,可据经验和事实检验。 ——步骤4个: (1)确定并分析对象,搜集事实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暂时性的,未经证明的,经验性概况,未具有普遍意义); (4)验证(检验假说)。 ——从实际出发,运用经济学知识、均衡与非均衡分析、动和静分析、逻辑学、数学、统计学等工具。 2、规范研究方法:——指导作用 ——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出发和归宿),研究对象好坏及对社会的意义,目的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互惠交换有3个障碍,因此需政府调整,主要障碍有3个: (1)信息障碍(缺陷、偏误、不对称); (2)体制障碍(惯例、政策及体制安排); (3)市场缺陷。 六、劳动力(社会劳动力=就业者+失业者): ——概念:一定年龄内、2、具有劳动能力、3、有就业要求、4、从事或能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 七、劳动力参与率:——准确反映劳动参与的变动,是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 ——概念: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比率,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劳参率公式: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分子分母的标志是一致的) =总(某年龄、某性别)劳动力/总(该年龄、该性别)人口。 七、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4个趋势: 1、15-19岁青年劳参率下降(因中、高等教育提高、经济结构升级) 2、女性劳参率上升(因教育提高、制度劳动时间缩短及灵活工时制、出生率下降、技术进步) 3、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因收入保障制度、企业养老保险计划) 4、25-55岁男性劳参率保持高位,不受经济周期循环的影响(因劳动力水平高,家计主体) ——2种劳动参与假说:(前提: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劳参率对经济周期反应不敏感) 1、附加性劳动力假说:经济衰退,中年妇女(二级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劳参率与失业率存正向关系; 2、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经济衰退,中年妇女(二级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参率与失业率存反向关系。 八、劳动力供给:一定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1、决策主体(家庭/个人)2、愿意3、可提供的劳动时间。 九、劳动力供给弹性: ——概念: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变动量的比较而非实际数的比较) ——公式:ES = (△S/S)/(△W/W) (0—无弹性;1—单位弹性,富有与缺乏的分界点;∞—无限) ——人口规模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3种: 1、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 2、人口年龄结构, (1)劳动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劳动力供给充分; (2)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变动,即人力资本存量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 (3)人口城乡结构(地理分布、人口经济结构),对工业化及发展中国家影响重大,农转非,使供给增加。 十:劳动力需求(派生性需求,生产理论):一定时期及工资率下,1、企业2、愿意3、能够雇佣的劳动量。 十一:劳动力需求弹性: ——概念: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的反应程度。(反向关系:工资率 ,需求 ;关注绝对值) ——公式:Ed =(△D/D)/(△W/W) (0—无弹性;1—单位弹性,富有与缺乏的分界点;∞—无限 ) ——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资本存量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工资率将提高,就业将扩大。 十二、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劳动投入增加引起的产量变动,有3个阶段: 1、边际产量递增; 2、边际产量递减; 3、总产量绝对减少(因比例恶化,降低生产效率) ——设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