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第二次科技革命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引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技革命。它以电的发明和运用为特点,还涉及内燃机、化学工业和钢铁业,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引起了社会和思想的重大变革。;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起迄年代;电的发明和运用及其影响;内燃机的发明及在交通运输领域引起的变革。烈性安全炸药的发明及它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能力与方法
(1)大机器工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加安全、效能更高的动力机;电学理论的创立又为电的发明和运用奠定了基础。认识到:新技术和产品的发明和运用必需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2)电的发明使人类真正战胜了黑暗;内燃机的推广运用,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方便了人的远足。认识??: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引起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巨大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电、内燃机和新兴化学业的发明对经济、生活及社会的重大影响,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爱迪生、莱特兄弟、诺贝尔都是经过了反复试验,无数次失败后才取得成功的,让学生明白,必须勤奋学习,百折不挠,才能攀登科学技术的顶峰。 ;俄国1861年改革;1931年10月31日,纽约东部标准时间21点59分,美国人民自愿将电灯关闭一分钟。丹佛一片黑暗;芝加哥一片黑暗;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一片黑暗;纽约一片黑暗,连自由女神像顶端的火炬也失去了光彩,全美国似乎又回到了油灯和煤气灯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2、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资本主义进入相对和平发展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 的 进程;第二次科技革命 的 影响;两次科技革命的比较:;一、新能源:电;二、内燃机;三、化学工业;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产业需要大型生产设备和大规模生产,创立这类企业资本需求量大,靠个人积累获得资金,以及少数人合伙的传统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需求,股份公司遂被广泛采用。在股份公司的形式下进行的联合和吞并活动,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更有需要、也有能力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生产组织、企业管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由此大幅度提高,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排挤中小企业,导致生产和销售的垄断。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对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适应。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逐渐发展成一种普遍现象。;法拉第和《蜡烛的故事》科学讲座;决定着原子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根本原因,乃是因为一个原子的正电性与另一个原子的负电性相互吸引,并以确定的比例结合在一起;丹麦,1820年,电磁流效应;西门子制成发电机;维尔纳·冯·西门子 1816-1892;贝 尔 的 电 话;马可尼试拍无线电报(1895);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1876年3月10日贝尔就是通过这个话筒实现了电话的第一次通话。其经典名句是贝尔喊出的“Mr. Watson, come here. I want you.——沃特森先生,快来,我需要你帮助。”它的收藏者是在俄勒岗贝尔电话大楼的地下室发现的。 ;1885年“埃菲尔铁塔”磁力发电机电话。这款电话于1885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制造。在当时这是第一款放在桌面上的电话,很令人兴奋。麦克风设在旋转臂上,曲柄用来接通交换机。 ;1895年 ,21岁的马可尼试验无线电通讯,送出一个越过一座小山的信号。
1896年9月2日, 马可尼送出越过英国索尔斯伯利平原三公里的信号。
1897年 5月 ,马可尼送出横越布里斯托海峡14.5公里远的信号。马可尼的“无线电报公司”成立。
1899年, 马可尼送出横越英吉利海峡的信号。
1901年 12月12日 ,从英国波尔沪传送出摩斯电码“S”,並且在加拿大的纽芬兰接收到。
1906年,国际无线电会议在柏林举行,规定了有节奏的呼救信号为“··· - - - ··· ”,即“SOS”。
1912年 4月14、15日 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号,在首航中撞上冰山。船上马可尼公司的发报员利用无线电机求救,附近收到信号的一艘的船前来救援,使得七百余人幸免于难。
1937年 7月20日 ,马可尼去世,享年63岁。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
1879年10月21日,他用碳化的卷绕线作为灯丝,成功地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他花了近三天时间把灯丝装进真空玻璃泡,通上电源,发出相当于10支煤气灯的温柔光芒,它延续了约45个小时。他试验过从世界各地找来的1600种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甚至连朋友的一撮红胡须也成了他的试验材料。; 爱迪生一生只受过3个月的正规教育,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