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工程地质地质年代
第六章、地质年代 ;人类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几千年。史前事件没有直接记录可以阅读。地球的过去,其发展演化历史,地质作用的历史。如何了解?
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在地壳中留下部分痕迹:;第一节 人类对地球年龄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好奇的人,很早就开始思索天地宇宙的年龄。
古时人类对天地年龄的认识,神话及猜想。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如此万八千岁。”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徐整《三五历记》
十七世纪,剑桥大学副校长,博学的西伯来学者来特福经过考证,…上帝于公元前4004年9月17日(星期五)上午9时创造出亚当。
十八世纪以来,人类才真正开始对地球年龄做科学的探索。 ;1749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1788)在博物学巨著《自然史》第一卷《地球的理论》中提出了地球成因假说,认为地球是太阳与彗星相撞击而分离出的一个块体,从炽热状态逐渐冷却而成。 经过实验(各种尺寸的铁球烧红了再冷却)和计算,得出地球从炽热状态冷却到现今的状态,需要74800年。
1751年1月,巴黎大学宣布其观点违背了宗教的信条。在长期压力下,1769年被迫宣布“我放弃…” ;1862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William Thomson (Lord Kelvin),1824-1907),假定太阳辐射能来自引力收缩,计算出太阳的年龄在1千万年到5亿年之间。
同年 ,汤姆森还假定地球从原始炽热状态(3871 Co)冷却到今天之地表热流状态,需要2千万年- 4亿年。
1897年,汤姆森对地球年龄的判断是2千万到4千万年之间。;1898年,小达尔文(Sir George Howard Darwin,1845-1912)认为地球形成初期转速很高,一部分物质从地球上甩出去形成月球。地月间的潮汐作用,使地球转速变慢、地月距离增大。根据这一假设,推出地月系统的运行(月球从其最近距离退到现在的位置)时间约需要5千6百万年。
同样方法,其他不同结果:
1893年,Clarence King(1842-1901)算出2千4百万年。;用海水中盐的含量来推算。假设设原始海洋是淡水,海水中的盐是由河流从大陆带入的。
计算公式:海水中盐的总量/每年河流带入海洋的盐量。
同一方法,十分不同的结果:
10亿年 ( E. Halley,18 世纪),
8千万年( 1899年),1亿年(1900年) (John Joly)。 ;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人用相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异很大。这些方法中的不确定因素及局限性:
地球冷却:地球不但在向外太空散热,地内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热量。
潮汐摩擦:地月的潮汐摩擦是客观存在的。但地月最近距离是根据特定地月系统形成假说。
太阳引力收缩能:太阳能来源,现今认为来自核聚变。
海洋中盐的积累:河流携带入海的盐量,受气候影响大。另外,海底火山也携带出大量盐类。
沉积速度:地质历史早期的大部分时间,没有沉积岩。;20世纪前,虽然对地球以及地球上某一地层或岩体的绝对年龄无法确定,但却完全有办法确定地壳上地层或岩体的相对年龄,即他们形成的先后顺序:;1、地层学方法
1669年,丹麦学者Nicolas Steno (1631-1686)以直观方法提出了地层学三定律:
(1) Law of Superposition
叠覆定律;
(2) Law of Original Horizontality
原始水平定律;
(3) Law of Original Continuity
原始连续性定律。;地层未经变动,则 :
(1) 上新下老;
(2) 呈水平或大致水平状态;
(3) 呈连续体,逐渐减薄或尖灭。;水平地层--地层的原始状态;变动后的地层;变动后的地层;地层是原始水平和连续的。依此原理,可以在同一地区确定不同地层的相对新老(先后)。也可追索地层到不同地区,从而确定同一地区及不同地区间地层的同时性、相对的新老。 ;2、古生物(地层)学方法
岩石地层会携带生命演化的信息:古生物化石。
地质学家发现:在从下到上的地层中,古生物在不可逆地演化,相同的物种生活在大体相同的时代里,主要物种在全球各地的地层中都保存了化石。
单祖论:同一个物种不可能在两个隔绝的环境中独立地演化出来。 ;地层中的化石,可以成为其在地质演化进程中相对位置的标志;如三叶虫,是最早的较大体形的动物。那个时代称为寒武纪(虽然开始不知道其绝对的时间)。 ;然后植物出现、繁盛于陆地,然后出现鱼类,鱼类慢慢的爬上陆地,再后出现大型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这样,有了古生物化石,无需追索,便可以把全世界任何一处的地层纳入一个有先后次序的演化系列中。
经过全球地质学家两百多年的工作,研究对比全世界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建立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