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文)_新人教版
PAGE
用心 爱心 专心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选修一)
第 Ⅰ 卷
(开考时间:2010年01月18日上午8﹕00)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
A.通过抽签产生的陪审员在民众法庭中审查案件
B.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高高兴兴回到自己家中
C.第三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活动
D. 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2.梭伦改革中消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威胁的是
A.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B.废除严刑峻法
C.颁布解负令 D.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3.梭伦改革后实际上执掌国家最高统治权的是
A.公民大会 B.“四百人会议” C.首席执政官 D.公民陪审法庭
4.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5.主持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的是
A.管仲 B.李悝 C.吴起 D.西门豹
6.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B.发展新兴封建经济
C.富国强兵增强国力 D.正式废除井田制
7.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初“世卿世禄”制度 D.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
8.北魏初步结束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统一黄河流域是在
A. 386年 B. 398年 C. 439年 D. 471年
9.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A.拓跋珪 B.冯太后 C.道武帝 D.拓跋宏
10. 北魏为强化对地方控制,取代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政策是
A. 均田制 B.俸禄制 C .三长制 D .租调制
11.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12.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3.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了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
A.整顿吏治 B.轻徭薄赋 C.精简军队 D.限制“恩荫”w.w.w.k.s.5.u.c.o.m
14.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反映了
A.王安石为人刚正 B. 王安石主张学以致用
C.王安石历史责任感强 D.变法决心坚定
15.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更戍法
16.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
17.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
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果完全不同
B.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
C.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
D.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
18.右图反映的是11世纪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