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夯实基础《第6课时透镜凸透镜成像》(课本回归考点聚焦典例题解析,29pt)
第6课时┃光的折射 透镜 凸透镜成像;考点1 光的折射;2. 光的折射规律;3. 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自然现象;第5课时┃ 考点聚焦;规律
;第6课时┃ 考点聚焦;第6课时┃ 考点聚焦;[点拨] 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不是看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是否相交,而是看光线经过透镜后与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是相互“靠近”还是“远离”了.;考点3 .凸透镜成像规律;3.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考点3 眼睛和视力矫正;考点4 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纵横;第6课时┃ 归类示例;例1 [2013·淮安]在图6-1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第6课时┃ 归类示例;光学成像原理光路图梳理 ;甲:u>2f ; 2.辨别成像小妙招
(1)利用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透镜成像规律解题时,可以利用光路的可逆性来判断光折射后的传播路径、物体成像的特点.
(2)反转法:凸透镜(或小孔)成实像时,判断其像与物的关系(左右上下)等情况,可以将试卷翻转180°,和原物(或者像)一样的就是要选的答案.
(3)“倒正法”:判断伽利略望远镜和开普勒望远镜:看远处的物体,成正立像的是伽利略望远镜(如图己所示),成倒立像的是开普勒望远镜.生活中旅游用的是伽利略望远镜.;类型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 ; 例2 [2012·连云港]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 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选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课时┃ 归类示例;第6课时┃ 归类示例; 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处理信息的能力,主要体现在①根据表中信息找出该透镜的焦距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之间的具体关系.;类型三 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例3 [2012·无锡]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 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解析]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镜头的焦距是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20 cm.;类型四 视力的矫正;例4 [2013·烟台]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6-3所示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______看远处同学(选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解析] 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眼矫正需佩戴凸透镜.
由题意可知: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B区相当于凸透镜,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B区看书,通过A区看同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