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设计性实验___阿司匹林与氯丙嗪的降温区别答案.ppt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___阿司匹林与氯丙嗪的降温区别答案.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 阿司匹林与氯丙嗪的降温区别 ; 立项背景: 1、氯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药,为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其已经有50多年的临床应用史。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它能使体温调节失灵,因而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但其与解热镇痛类药不同,它不但能够降低发热状态下小鼠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状态下的体温。而其降温作用与环境温度有明显的关系,环境温度越低其降温作用就越明显。因此,与物理降温同时应用,其作用更加明显。 如果大剂量使用时,使机体的体温明显降低,基础代谢下降,器官功能活动减少,耗氧量减低而呈“人工冬眠”的状态,有利于手术进行和治疗争取时间。因此临床上也用于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氯丙嗪肌内注射吸收迅速,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其未来发展趋势和新型药物的研发方向将会是研制作用于谷氨酸系统的药物。;2、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早在1853年人们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现在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栓作用。其在在治疗心脑血管等方面新的适应证的开发,也可用于感冒和各类慢性疼痛的治疗。 而作为解热镇痛代表药的阿司匹林,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机体内前列腺素合成酶(cox)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生物合成。前列腺素是一族含有一个五碳环和两条侧链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各种重要组织和体液中,多种细胞都可合成PG。可使发热者的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但不影响正常体温。 3、阿司匹林和氯丙嗪均能使机体体温下降,但其降温特点都有所不同。 ; 实验设计要点;氯丙嗪的药理作用;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体温调节: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研究方案;实验目的和意义 实验材料和试剂 实验对象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结果预测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一、实验目的及意义;二、实验对象: 小鼠(雌鼠、雄鼠各半,体重为22g);;测量小鼠的体温的方法;三、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 取小白鼠随机分组,称重编号,分为ABC三组,A组发???降温实验,B组正常体温(室温实验) 、C组低温实验, 每组六只,各组又在以两只作为一组(实验组、对照组)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注射阿司匹林溶液0.1mL/g,乙组盐酸氯丙嗪溶液0.1m1/10g,丙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0.1ml/10g。实验组小白鼠分别腹腔注射盐酸氯丙嗪溶液和阿司匹林溶液,对照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用电子温度计测正常小鼠体温,按实验要求,给甲乙丙注射相应的药物30min 后测试并记录小白鼠体温。并观察各组小白鼠的活动情况并记录。 ; 3、 给小鼠分组,注射药;4、各自记录A组发热时降温实验、B组低温实验、C组正常体温实验甲、乙、丙的数据,比较操作前后各小鼠的体温变化。结果记录于下表。;;;;注意事项:;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