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井场防雷讲座
石油天燃气钻井
井场防雷;;(一)雷电灾害回顾; 2、历史上我们的祖先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了雷电的记载和研究,而且建造了避雷“石屋”和雷公柱。现在还有利用这种方法的----绝缘避雷法。; 3、雷电防护取得长足进步,是同电学一起发展的,已经有近两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避雷针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九十年代刮起的一股否定避雷针的风波,现在经过实践的检验,已经基本消声匿迹。; 4、雷电防护技术的进步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1989年6—8月期间,锦西油库、秦皇岛油库、黄岛油库等三座大型石油库的多个石油贮罐先后遭雷击爆炸起火,同一期间上海一大型棉纺厂的库房受雷击起火,这一系列的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通过这几次巨大的雷击事故,雷电的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的危害才逐渐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5、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设施遭受雷击,九十年代初在我国造成很大的恐慌。人们到了束手无策的地步。;6、为什么电子管时代感觉不明显的雷灾,到了微电子时代却变得触目惊心?
①每次雷电释放的能量:数百兆焦(MJ);
②电子管的耐受能量:0.1---10J;
③集成电路耐受能量: 10-8---10-6J。;(二)辩证地认识雷电; 2、地球上空有一层电离层,它是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该电离层起着防止太阳和宇宙空间各种射线进入地面,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否则地球将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星球。但是电离层的正电荷以平均1800安培电流强度向大地放电,如果得不到补充,电离层的电荷很快便会放光。正是由于雷电对空气的电离,才使电离层得到补充,使电离层的电荷达到总体平衡,保护了地球文明。;(三)闪电的物理过程; 2、雷云的形成:有关雷云形成的假说很多,但至今尚没有一种被公认为无懈可击的完整学说。
(1)、感应起电说:降水粒子在垂直大气电场中感生电荷。
(2)、温差起电说:由云层的强对流引起。
(3)、水滴破碎起电说。
(4)、云块的摩擦及切害磁力线(地球磁??)说等。; 3、闪电的类型:
(1)云内闪;(2)云际闪;(3)、睛空闪电;(4)、云地闪电。
前三种的危害:对飞行器造成危害;对地面
形成静电感应和电磁辐射。
第四种危害最大:含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 4、球形雷:关于球形闪电的理论很多,迄今为止有几十种,但是没有一种完善的理论可以解释各种球形闪电的基本特征。主要困难一是无实测数据,二是无法做实验复原。; 5、雷击的选择性:
①雷电最喜欢光顾的地方有:山-地过渡带;地下水露头的地方;含有矿藏的地方;湖边、江边;遭受过雷击的地方;
②土壤电阻率最底的地方(地网改变土壤电阻率;干线光纤改变土壤电阻率)。;6、野外遭遇雷雨时的预防:
①千万不能躲到大树下;
②不能躲进小草棚;
③可以躲进气车里、躲进有防雷设施的建筑;
④实在无法时可以双脚并拢,蹲于低洼地方。
⑤不要打手机、不要打雨伞、扛锄头等;;;(一) 现代防雷的基本原则:
三性
1、科学性; 2、经济性;
3、耐用可靠性。
; (二)保护对象
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人,三者需统筹兼顾,以此为原则则已经制定了各种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三)现代防雷措施
①传导(就是引雷入地,否定了最早的雷电综合论);
②等电位连接(均压、共网、避雷器);
③接地;
④分流(多组引下线、避雷器);
⑤屏蔽(大格栅,屏蔽网,铠缆);
⑥躲;; 一、直接雷防护:
①、避雷针(吸雷半径:30M—--5.4KA;
45M---10.1KA;60M---15.8KA。滚球法);
②、避雷带(明设、暗敷、避雷短针、针带比较);
③、避雷网(避雷带的延伸);
④、高层建筑防侧击雷;
⑤、异型避雷针。;避雷针高与吸雷半径图;高层建筑的侧击雷;避雷针覆盖图;感应雷击的分类; 二、感应雷防护;
①屏蔽(阻隔电磁场的内外交换,产生涡流消耗能量;利用趋肤效应,将雷电流排向屏蔽管;两端接地削减雷电流90%以上)。
②避雷器安装:
电源避雷器:火花隙――碳化硅――氧化锌; 两种避雷器
导通性能比较;
③信号避雷器:瞬态管;晶闸管;稳压管等。
④各类线缆的埋地引入。;(四)防雷工程
1、接地工程:
①接地体埋设深度≥0.5M
②垂直接地体的间距:2倍垂直接地体的长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优质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
- 审查调查外查工作培训课件.pdf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2024)湘艺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doc VIP
- 《萨班斯法案》课件.ppt VIP
- 2021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01.pdf
- 《智能机器人系统》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3年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
- AVL BOOST燃烧及传热模型介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