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讲;
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一、神话与民族精神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
;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1、什么是历史?
2、在中国文化当中,历史学科的地位;
3、历史与中国的民族精神。;什么是历史;《大英百科全书》: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
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
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
前者是指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
;1、综合以上观点,你认为,历史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2、为什么我们不能象研究一门自然科学那样研究历史?
3、有很多事“盖棺”千百年后,依然没有“论定”,依然不断被人争论,这是为什么呢?;历史的“不变”与“变”;历史的“主观”与“客观”;然而无论个人保持怎样客观的态度,历史在事实上却绕不开人的主观性,人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总会掺入自己的观点,严格地说历史事实并不是在它发生后就完成了,而是在每一个读者阅读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被完成”。
因此,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特别开放的学科,没有壁垒,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唐代史学家刘知己主张,治史学要有才,学,识,一堂好的历史课,应当让人在这三方面都得到锻炼。;历史学科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史学科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史学科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二十四史;历史学科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史与中国的民族精神;;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明 杨慎《临江仙》;但历史并不因此就真的“转头空”,“古今多少事”也不会因此而真的沦为“笑谈”,相反,我们却在这种历史的浩谈中获得一种澄明的心境。如果能在这种澄明的心境中穿越浩瀚的时空隧道,透过纷纭的兴亡成败,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不是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也不是强权暴力,阴谋诡计,历史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智慧。;神话与民族精神;“神话”一词的含义;鲁???《中国小说史略》:“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道,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我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态度
我国古代缺乏系统记载神话的专门典籍
《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穆天子传》等典籍中零散载录;一、神话的内容及分类;神话的内容及分类;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红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女娲补天、造人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俗说天地开辟,末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3)文化起源神话
有关祖先和神的发明的神话
如:仓颉造字、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种五谷尝百草、有 氏发明 居等;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春秋天命苞》;燧人氏钻木取火
“民食果蓏蚌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韩非子 》
“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太平御览》);神农种五谷、尝百草
“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白虎通义》)
“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这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止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纲鉴易知录》);(4)洪水神化
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
如:鲧禹治水
人类面对洪水洗劫,西方《圣经》记载靠上帝的恩赐和“诺亚方舟”才侥幸存活;中国神话强调和洪水抗争,靠智慧和信念为民除害。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平乐村居解说.pptx
- 荷塘月色教案答题.ppt
- 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案例(创新职院20151103)答题.ppt
- 荷叶调脂茶答题.ppt
- 广度优先搜索答题.ppt
- 核磁-2015答题.ppt
- 广告报价答题.pptx
- 清西陵隆恩殿建筑结构与构造解说.pptx
- 职业精神与职业能力汇编.pptx
- 广告策划2015答题.ppt
-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学籍接续说明讲义解说.ppt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24:几何光学问题集成解说.ppt
- 中国医科大学《外科学》复习题及汇编.docx
-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Excel2003全真模拟试题解说.ppt
-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Frontpage2000全真模拟试题2解说.ppt
-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Frontpage2000全真模拟试题3解说.ppt
- 中国在美国上市的服务外包企业汇编.docx
- 中国哲学题(选择+判断)汇编.docx
- 中国哲学作业考试汇编.docx
- 全国自考《资产评估》2011~2015试题及解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