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8年6月2日,期货日报棉花期货推动了中国棉花产业发展进程.doc

2008年6月2日,期货日报棉花期货推动了中国棉花产业发展进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6月2日,期货日报棉花期货推动了中国棉花产业发展进程

2008年6月2日,期货日报:棉花期货推动了中国棉花产业发展进程 棉花期货是中国期货市场治理整顿之后上市的首个品种,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责任,棉花期货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年,见证了中国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棉花行业、纺织行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众多涉棉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和展示平台,并受到棉花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推动产业升级和洗牌,促进棉花流通体制改革 棉花期货上市之前,由于缺乏市场化运作和市场导向,国家推行了几年的棉花生产质量标准和体制改革一直无法贯彻执行,棉花质量整体上较差,主体品级不明确,三丝问题很突出,而且棉花加工市场杂乱,竞争无序,产能过剩。有关数据显示,尽管中国拥有资质的加工收购企业不到9000家,但据称各地没有资质的棉花流通企业远远高于这一数字,估计在18000家以上,加工能力已达3000万吨。而近几年,中国棉花产量为600万-700万吨,世界棉花产量也仅为2600万吨左右。另外,中国棉花企业收购资金匮乏,规模普遍偏小,风险抵抗力极差。目前,中国棉花企业采购资金的60%以上是由农发行提供的棉花购销贷款,而且在每年的6月份前后,农发行会强逼棉花企业归还贷款。 图表1 2004-2008年郑棉期货仓单注册与预报量变化 ? 数据来源:郑州商品交易所 海通期货研发中心 经过四年的市场培育,众多涉棉企业参与了棉花期货市场,并时刻关注着棉花期货价格变动。棉花期货上市后,在巨大利益的诱导下,每年交割期货棉20万吨左右,由于期货交割棉标准高、要求严,促使棉花加工企业升级加工设备,提高棉花加工质量,减少三丝。另外,期货市场也为期货交割棉提供仓单融资,这也部分解决了棉花加工企业籽棉收购资金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棉花加工行业的产业升级和重新洗牌,并直接促进了中国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 棉花定价权回归,贸易效率水平大幅提高 在2004年6月1日之前,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消费和进口国,中国却没有自己的棉花定价权,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涉棉企业经营面临巨大的现货价格波动风险,无论是经营国内棉花,还是进口棉,都赤裸裸地暴露在市场价格浪尖上。在没有棉花期货的2003/2004年度,由于棉花减产,中国棉花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标准级棉花价格从2003年7月份的13000元/吨开始,一路飙升至最高18700元/吨,纽约棉花也突破60美分/磅,最高上涨至87美分/磅。之后由于大量进口配额发放和进口棉集中到港,中国棉价暴跌,并持续到了2004/2005上半年度,国内棉价最低到了11000元/吨,这导致了整个中国棉花行业的巨额亏损,进口外棉的中国涉棉企业更是惨遭滑铁卢之痛。 图表2? 1970年至2006年中国棉花净进口与国际棉价波动变化 其实,这种“贱卖贵买”的现象一直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即在国际棉价较低时中国较多处于净出口国地位和出口较多,在棉价较高时较多处于净进口地位和进口较多,在熟悉和融入国际市场的规则中,中国涉棉企业交足了学费。笔者曾构建了棉花贸易效率水平分析框架,并对1971-2006年的中国棉花贸易效率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是1971-2006中国棉花贸易的效率指标值为36%,较1978-1999年的24%提高了12%。 自从棉花期货上市以来,中国棉花价格的波动明显小于往年,涉棉企业开始学会利用期货市场来规避自己在现货市场经营的风险,并成功实现了套期保值目的。棉花期货的上市交易完善了国内外棉花定价体系,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棉花价格的声音,同时也为中国争取全球棉花定价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棉花期货成为棉企经营不可或缺的一环 笔者对相关企业利用郑棉期货进行现货运作进行了长期跟踪和调研。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将利用棉花期货市场列为很重要的经营领域。 图表3 新疆棉注册期货仓单量及其所占份额 单位:吨 数据来源:郑州商品交易所 海通期货研发中心 下面是一些涉棉企业在期货市场的经营策略: 1.借助仓单融资,很多棉花加工企业和拥有大量资金的投资公司,将棉花仓单加工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部分,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 2.新疆棉也大量参与到期货市场中,且往往成为市场争抢的对象。 3.国内一些棉花进口企业为了规避已签约进口棉价格波动的风险,成功地利用国内期货市场进行了套期保值。 4.某些国际棉商在经营国内棉花的时候,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频繁报价,不但成功保值,还迫使国内棉商被动跟盘报价,极大地促进了棉花收购价格灵活性和市场化,笔者认为这也将成为未来棉花市场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5.纺织企业能够大量获得质优价廉的期货棉。每年5-8月份,棉花期货价格都会大幅回落,形成期??倒挂,质优价廉的期货棉就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 图表4? 2005年以来国内棉价期现基差走势 ? 数据来源:郑州商品交易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