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
B.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各占一半
C.有主权但不完整,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
D.既是殖民地又是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4、两个时期; 晚清政府(1840—1912年)
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 高考展望:
中国近代史,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从题型看,有选择题,也有主???题。
考查列强侵略史,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战争的影响与几个不平等条约内容上的比较;
考查抗争和探索史,多以材料题出现。
本单元内容繁多,但线索清晰分明,复习时,注意以线索拉知识点、特别要对比,把握中国“双半”社会性质的演变特点及各社会阶级的救国特点,从中获得的启示。;学习方法;;屈辱史;第一讲:侵略史;1、战争原因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爆发这场战争。所以林则徐才是这场战争的祸首,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近代列强在中国的三大吸血管:资金上的敲诈勒索;贩毒;协定关税。 ——袁伟时; ; ;2、战争结果:
(1)1842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1843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意图的条款是
A.割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领事裁判权 D.协定关税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南京条约》的危害;1842年 《南京条约》割占;内容;3、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的影响
(近代史开端的依据);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首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长期闭关状况被打破
D.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封建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
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
D.清军将领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8题)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2010年高考四川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