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高频晶闸管和缓冲层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对称高频晶闸管和缓冲层技术

非对称高频晶闸管和缓冲层技术 潘福泉(1)(2) 关艳霞(1) 高瑞彬(2) (1)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870 (2)锦州市圣合科技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121017 摘要:叙述了非对称晶闸管的提出和发展历史,简述了非对称晶闸管的基本原理,叙述了三氯氧磷扩散法制造缓冲层的方法,说明了缓冲层技术在现代功率半导体器件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高频晶闸管 非对称 缓冲层 现代功率半导体器件 一、前言 非对称晶闸管(Asymmetric Thyristor),简称为ASCR,是一种全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 非对称晶闸管的基本结构是:在普通型晶闸管P1N1P2N2结构中,加入一个中等掺杂浓度(约为1015~1016cm-3),作为N区,又称缓冲层,形成P1 NN1P2N2结构。 1979年,GE公司J.Y.Fichot Chang.M and Adler.M采用低浓度三氯氧磷(POCL3)扩散法率先制成缓冲层N区,进而制成500A/2500V/30μS的ASCR【1】【2】【3】。从此,非对称晶闸管技术获得飞速大发展:81年美国西屋用离子注入技术制成800A/2500V/60微秒的ASCR;美国IR公司推出2500V的ASCR各种ASCR产品;我国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于85年率先完成600A/2500V的ASCR产品【2】。 ASCR中N区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三种【4】: 1)外延生长法, 2)磷或砷的离子注入法, 3)三氯氧磷(POCL3)扩散法。 近几十年,在扩散方法上又有改进,如有采用: 4)陶瓷磷源片扩散法; 5)P2O5磷+ SiO2乳胶源扩散法。 总之扩散方法最简便实惠,尽管外延法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国外多数厂家大都采用扩散法或扩散+离子注入法【3】。 无论低浓度陶瓷磷源片、低浓度二氧化硅乳胶源、还是低浓度三氯氧磷扩散都取得成功,这为非对称高频晶闸管大量应用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二、非对称晶闸管的提出 在感应加热、不停电电源、焊接、直流传动、交流电动机控制等应用的各种逆变器和斩波器电路中,晶闸管(或快速晶闸管、高频晶闸管)都必须反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以通过负载中的无功电流和减少电容的充电时间。在这些应用领域,不要求晶闸管具有很高的反向阻断能力,但要求很高的电流密度和较短的换向关断时间,即低功耗和高应用频率。牺牲一些线路应用中不必要的???向电压,将基区大大减薄,添加一个N区,构成双基区结构。这就是功耗降低、电流密度提高、速度加快、开关柔软、结温提高、漏电减小的新型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非对称晶闸管ASCR。 在运用非对称晶闸管时,应根据电流负载能力和开关性能,选择一个快速软恢复FRD二极管与之并联,该二极管对抑制关断过程结束时出现的过电压起关键作用。 以往,在上述应用领域曾用过逆导晶闸管,由于在一个芯片上,同步做好相互匹配的快速晶闸管和软快恢复整流二极管的难度,故现在已被放弃使用。 美、欧等先进公司大都改用非对称晶闸管,从而造成了当今非对称晶闸管的研发生产热【4】。 三、非对称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图1是非对称晶闸管的结构简图以及符号图。它和普通晶闸管的差别就在于多了一个N区,即多了一个缓冲层【4】。 图2是非对称晶闸管和普通晶闸管电场分布示意图【3】,由图2可以看出,普通晶闸管电场是三角形分布,而非对称晶闸管电场是梯形分布,这是普通晶闸管和非对称晶闸管的根本区别。由图可以看到,空间电荷区大大减少了,功耗当然大大降低了,应用频率大大提高了。这是非对称晶闸管的优点所在。 图3是非对称晶闸管浓度分布示意图【2】。从图3可以明了:P1N的结电压是很小的。普通晶闸管的反向电压与其正向电压基本相同,而非对称晶闸管的反向电压只有十几到二十几伏。其反向承担电压的功能由反并联的二极管承担。 四、缓冲层技术 前面提到三种低浓度扩散方法都是可行的方法。其中陶瓷磷源片法最简单,二氧化硅乳胶磷源法次之,三氯氧磷扩散法稍微复杂些,但应用历史最悠久。以下以三氯氧磷(POCL3)扩散法为例,介绍几种已发表的制造非对称晶闸管缓冲层的基本工艺: 1)、N型硅片→镓铝扩散形成P型层→单面磨→低浓度磷扩散形成N-→硼扩散形成P+阳极→氧化、光刻、扩散N+阴极层→以下为常规工艺。 三氯氧磷(POCL3)做扩散杂质源,在较低浓度下预沉积,最佳条件为900℃,携带气体流量为7000毫升/分。如需降低少子寿命,可扩铂、扩金或电子辐照【4】。 2)、采用低温、大流量N2以确保POCL3低浓度扩散的均匀性,采用硼吸收提高基区少子寿命。tq控制采取铂扩散和电子辐照两种方式,均能满足要求。但电子辐照器件的特性更好并有利于提高成品率。 3)、采用POCL3低浓度扩散,目的是寻求(缓冲层)设计值:如宽度30μm,表面浓度≈5.2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