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doc

第三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D2.C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首先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浏览选项,针对问题, 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比较、辨析,作出判断。A 项“因……原因而获名”的表述不当,原文中说“儒商的观念则大 1 约因之而起”;B 项“是新时代人们呼唤的产物”的表述不当,人们只是“呼唤儒商出现”。C 项“他们注重让人生获得精 神上的解脱”的说法不当,原文中是疑问,是“讨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故 D 项正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C 项,偷换概念,“当代中国社会的儒商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家”说法错误,这里的主语应是儒商之“商”。原文第 2 段可找到依据。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B 项,强加因果,文本最后一段是假设儒商们认同“赚钱是人的天职”的生存伦理,推测出这种生存伦理恐怕既不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允许,也不为广大百姓所认同,而非选项中所说的不认同的原因。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及对作者观点的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强加因果,胡乱猜测等等。 考点: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4.B 5.D 6.C 7.(1)本以为陛下悲念天下百姓,见臣后必定首先问老百姓的疾苦,哪曾料到却拿营利多少询问我。 (2)尚父正处功高位尊、隆盛无比之时,天子初即位,一定以为结党亲附他的人很多。如今他有小错我即举发,恰好证明了尚父并不恃权仗势。 【解析】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这句话的大意是:因为朋友受罚受到牵连,被贬为阆州司马。不久即召还为太子右庶子,后升任兵部侍郎,做到河南尹、东都副留守。裴谞因先祖曾有四代都曾担任过河南尹这个职务,所以上任后,一直不肯坐在主位上处理公务。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名词(包括专有名词)、动词进行断句,比如“阆州司马”“太子右庶子”“兵部侍郎”“河南尹”“东都副留守”“河南谞”。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同时也考查实词的意思。D 项中的“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说法错误,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可结合唐诗《左迁蓝关示侄孙湘》来记忆。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 项,“裴谞立即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劝谏”有误,原文第二段说, “帝召至便殿,问榷酤①利岁出内几何,谞久不对”,裴谞开始没有回答;选项“并多次向他征询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授官左司郎中”先后颠倒,原文第二段末尾“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 7.试题分析: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元元”,天下百姓;“访”, 询问;“责”,询问;“责臣以利”状语后置句,以利责臣。第二句中,“党”名词用作动词,结党; “众”, 多;“发”,检举、揭发;“恃”,依仗。同时要注意句中的人名、官职名,比如“陛下”“尚父”“上”。 8.词的一、二句写洞庭湖,秋水与长天一色,茫茫无际;秋风里,万木凋零,树叶在君山之上纷纷飘落,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蒙的萧疏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悲凉心境,奠定了全词悲痛的感情基调。 9.(1)流落江湖凄凉、愁苦的心境;起首二句景中含情。(2)遭贬的怨愤:四、五两句,将自我解嘲的辛酸和久抑的悲慨融为一炉,凄怆之情,溢于言;“何人此路得生还”句,概括了古往今来多少迁客的命运,也倾吐了词人压胸底的心声,负载着遭贬的无尽悲哀与痛楚。(3)结尾两句回首长安写出了词人对故乡的眷恋,对君王的期待。 【解析】 8.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意象的作用。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9.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概括能力与情感把握。解答本题一定要找出含蓄却富有深意的关键词(“漫漫”、“何人”) 来推断,想象作者的情感。 11.【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2 (1)CE (试题分析: A 项“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自愧不如”错。B 项紧张这一细节是他装出来的。D 项既有 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2)①照应题目“高手”;②交代人物身份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