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与健康绪论

环境与健康选修课;课程简介;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推荐教材;第一章 环境和环境问题;一、 人类的环境;环 境;? 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环境污染是主要问题;;(二)水圈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与地下,它们共同构成了水圈(hydrosphere)。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功能:可进行水循环。当某种水体(如河水)受到污染,污染物也将会通过水循环而进人大气、土壤、食物和人体。 水圈中海水占97.41%,淡水仅占水圈总量的0.2%左右,其中部分已遭到污染。;(三)土壤岩石圈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岩石构成。 土壤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而形成的 成分: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水和空气。 土壤是联系有机结合物季节的重要环节。当土壤受到污染时,可能通过生物富集、水分蒸发和渗透使污染物向植物、大气及水体转移。 ;(四)生物圈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特点(1)范围很大,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土壤圈和水圈,从海平面以下约12公里到海平面以上约10公里高度。   (2)具备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①能获得来自太阳的充足光能 ②含大量可被生物利用的液态水; ③适当的温度; ④能提供生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 ;生物因素; 气象因素(微小气候);(四) 社会心理因素;二、全球环境问题;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公害事件;;世界十大污染事件(2002-11-29);目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的危害;(二)臭氧层破坏 ;;臭氧空洞的危害:; 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时,地球接受的紫外线照射会明显增加,其危害主要有:?;(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物种灭绝及其产生的原因 ;(四)酸雨蔓延 ;农作物大幅减产 ;(五)森林锐减 ;(六)土地荒漠化;土壤质量恶化和土地沙漠化;(七)大气污染 ;(八)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九)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中国海(东海)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十)固体废弃物污染;三、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三、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2013极端天气事件;;;;;;;;;;;;;;思考题;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四、全球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生态系统;二级消费者;(二)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吞食,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叫“食物链” ( food chain )。; 水;; 环境中某些有毒物质可通过食物链传播使浓度逐级提高,使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叫“生物富集”作用 (bio-enrichment);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生物放大作用的条件:; 海水被DDT污染,浓度达0.00005ppm; 经过浮游生物的富集,其体内可达0.04ppm(富集约1000倍); 又当鱼吞食浮游生物后,在鱼体内又进一步富集到2.07ppm(富集约40000倍), 鱼再经水鸟吞食,最终在鸟体内的富集竟可高达75.5ppm(富集约100万倍),导致水鸟大批中毒或死亡。 ;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一) 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人类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保持动态平衡, 形成统一体;(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人体的气候适应、热适应、光适应等使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的例证;(三)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四)、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三、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   环境污染;严重的公害可引起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称为公害事件(public nuisance incident);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理和化学性状都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 (primary pollutant),或原发性污染物。 由一次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一次污染。; 一次污染物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也称继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