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庙电站工程地质章节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工程地质 3.1 前言 3.1.1 工程概况 三重庙电站拟建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宽阔镇和枧坝镇境内,是一个引用地表径流和出露泉水为水源的引水式电站。拟建工程主要由取水杻纽、引水明渠及隧洞、渡槽、压力管道和厂房几部分组成。 取水杻纽分主拦河坝和支拦河坝两部分组成。主拦河坝位于绥阳县枧坝镇大坪村龙洞河洞湾处的龙洞河,至村级主公路约4.5公里;支拦河坝位于黑石桥支沟上游,距黑石桥约100m。 引水明渠分为引水主渠和支渠两部分组成。引水主渠沿岩坪乡西北侧山坡布置,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桩号为(引)2+524.584m~(引)2+536.284m,长11.7m;第二段桩号为(引)2+546.284m~(引)2+689.464m,长143.18m;第三段桩号为(引)3+018.914m~(引)3+465.584m,长446.67m。引水支渠一段,沿黑石桥支流右岸布置,桩号为(支)0+000~(支)0+110.7m,全长110.7m。引水明渠全长712.25m。 引水隧洞3个,分别为1#隧洞、2#隧洞和半隧洞。1#隧洞进口位于龙洞河主拦河坝右岸取水口处,出口位于黑石桥支流左岸,桩号为(引)0+45.184m~(引)2+524.584m,全长2479.4m;2#隧洞位于岩坪乡西北侧,桩号为(引)2+880.914m~(引)3+018.914m,全长138m。半隧洞布置于黑石桥支流右岸,桩号为(引)2+689.464m~(引)2+786.914m,全长97.45m 渡槽1个,位于黑石桥下游,距黑石桥约25m。桩号为(引)2+536.284m~(引)2+546.284m,全长10m。 压力前池位于压力管道始端,前池根据地形布置约呈三角形状,长边约17.8米,短边约16米(进水室方向),渐变段长8.03m,底坡比降1:3,容积约650m3。 压力管道主管φ1200mm总长669.4m,支管φ600mm,长28m,主压力管道沿线共设8个镇墩。 电站厂区位于唐村河右岸滩地处,布置有主、副厂房,中央控制室、升压站及综合楼,总体呈L型布置。 工程布置详见图3.1-1。 图3.1-1 工程布置图 3.1.2 地理位置 工程区距绥阳城区约60公里,距宽阔镇约13公里。工程区内有324县道和乡村道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 3.2区域地质 3.2.1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段中高山区,属芙蓉江支流四统溪流域。区内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沟谷、洼地密布,岩溶漏斗、溶洞较发育。区内最高峰海拔高程为1152m,最低河谷为唐家河,高程为782m,最大高差约370m。流域内属中高山区深切割区,属构造剥蚀-侵蚀-溶蚀型地貌。区内地形总体呈南高北低地势。 3.2.2地层岩性 本区内多为近海滨湖相沉积,出露地层均为沉积岩组成,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奥陶系(O)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上统观音桥组(O3gy),中统宝塔组(O2b)、十字铺组(O2sh),下统湄潭组(O1m)、红花园组(O1h)、梓桐组(O1t),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2-3LS)。详见《区域地质图》。 奥陶系上统观音桥组(O3gy):黑色页岩与泥岩互层。 奥陶系中统宝塔组(O2b):灰白色灰岩、含灰褐色泥质灰岩。厚度53m。 奥陶系中统十字铺组(O2s):灰褐色泥质灰岩、泥灰岩、顶部见灰白色砂岩。厚度97m。 奥陶系下统湄潭组(O1m):钙质泥岩、砂页岩、泥岩夹薄层灰岩。厚度216m。 奥陶系下统红花园组(O1h):生物灰岩、白云岩。厚度30m。 奥陶系下统梓桐组(O1t):顶部为页岩、中下部为白云岩、白云岩灰岩、钙质白云岩、灰岩。厚度153m。 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2-3LS):白云岩为主,夹少量的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厚度670m。 本工程沿线主要以中统宝塔组(O2b)与十字铺组(O2sh)并组地层的灰岩夹泥灰岩为主。 3.3.3地质构造 工程区位于杨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北西绥阳背斜西翼。 区域内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向的高角度正断层,其次为发育于各背斜轴部的走向近南北的逆断层。以及走向北西的正断层。齐耀山脉以东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基本构造骨架主要由马武正断层和郁山正断层、普子向斜及其伴生的次级褶曲组成。它们分别位于普子河水系东、西两侧,沿北北东向近于平行排列,按成生联系和地质力学的观点,均属宁镇运动和喜马拉雅旋回期的产物,其中普子复式向斜与本工程关系最密切,在此褶曲内除裂隙外未见断层发育。详见《地质构造纲要图》。 工程区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通过,为单斜岩层。岩层产状278°~291°∠36°~5°。 3.3.4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区流域内广泛出层古生代地层,除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外,主要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类地层,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大约可分为:松散盐岩类孔隙水、网状风化基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