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区开发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东经118°1,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年均降雨2348.2毫米,年均气温8℃,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06年元月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 黄山风景区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先后开发建设的温泉、玉屏楼、北海、云谷寺、松谷庵、钓桥庵6个风景游览区。此外还设有浮溪、箬菩、洋湖、福固寺、乌泥关5个风景保护区。现有游览区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具有著名景点400多个,可分为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生物观赏景观等类型。近年来,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以及黄山风景区旅游??旺季的存在,着重开发了度假旅游产品,兴建了黄山旅游度假区,以优美环境招徕度假观光客。隆重推出了“黄山之冬”旅游项目,以“处处路通玻璃界,时时身处水晶宫”的黄山冬雪景,加上雾淞、雨淞等自然奇观,并辅之以优惠的价格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隆冬季节登山揽胜,使得淡季不淡。;飞龙迎春; 黄山是中国人的骄做,是人类的瑰宝。随着黄山知名度的日益提高,海内外游客蜂拥而至,1997年游客超百万,创历史最高纪录。黄山景区开发也达到了黄金时期,三条登山缆车线路的建成,构成了黄山空中立体观光网络。天都峰新道、莲花峰新道及天海新景区的开发,使黄山的登山线路更平坦、更便捷,并将以往游人稀少的北大门景区也带动起来了。 ;二、黄山景区内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评价;大类;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注:每种因子评价等级为四层,
观赏(极高30-22、很高21-13、较高12-6、一般5-1);
历史文化(世界25-22、全国21-13、省级12-6、地区5-1);
珍稀程度(罕见15-13、很少见12-9、少见8-4、较多见3-1)
规模、丰度与几率(巨大、优良、很高10-8;较大、良好、很高7-5;中等、较好、较高4-3;较小、一般、较小2-1)
完整性(保持完整5-4;少量变化3;明显变化2;重大变化1)
知名度和影响力(世界10-8,全国7-5,省级4-3,地区2-1)
适游期或适用范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5-4;
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3;
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2;
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1)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0
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10
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3
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3 )
;对黄山进行如下的定性评价:
1、历史文化价值
(1)黄山在1000多年的建设历史中,留下的古观寺庙、险塞关隘、摩崖石刻等数不胜数,它们是黄山文化景观不可缺少的部分。
(2)徽州文化(如,黄山画派、节庆习俗、丧葬风俗、茶道文化习俗等)始于黄山地区,历史文化价值极高。
2、艺术观赏价值
(1)有机的组合,高度的和谐 。黄山群峰叠翠,山、石、松、云相互衬托,和谐统一,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立体画面。
(2)多样的统一,综合的艺术 :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得群峰错落有致。
(3)奇险的山峰,雄伟的气势 ;名闻天下的“黄山四绝”。
3、科学考察价值
(1)动植物王国
(2)中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三、黄山景区开发的环境分析;1、安徽省上下正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大政方针和“东向战略”,全力推进“861”计划。“861”计划中明确提出把安徽建设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作为安徽旅游的龙头,黄山理应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
2、安徽省要把黄山建成为“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世界旅游胜地”,对黄山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望。
3、徽杭高速已全线通车,南北向的合铜黄高速公路和东西向的景德镇—杭州高速以及沿江高速成为华东地区与华中地区连接的大动脉,长期制约黄山发展的可进入性问题将有根本的改观。
4、安徽省东向战略和杭州旅游发展西进战略使黄山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成为现实,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