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基础课时2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课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c3 B.a+b=92.4 C.2p2<p3 D.α1+α3=1 解析 甲、乙达到的平衡是等效平衡,所以a+b=92.4,α1+α2=1,α3<α2,故α1+α3<1,丙可以看作是2个乙分别达到化学平衡后又加压形成的,由于加压后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2c1<c3 ,2p2 p3,A、C、D错误。 答案 B 命题点一 选择制备物质的适宜条件 解析 这是一个放热的熵减反应,只有当ΔH-TΔS<0时,该反应才能自发进行,A错误;加入过量的B,可以提高A的转化率,B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D错误。 答案 B 解析 合成氨的流程中的除杂,是为了除去能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题中指出:在合成氨的过程中必须除去CO,因此CO是属于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从吸收CO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吸收CO的反应是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因此为了使CO尽最大可能地被吸收,应采取高压、低温的办法使平衡正向移动,要使醋酸二氨合铜 I 溶液再生,即使平衡逆向移动,故必须采取低压、高温的办法。 答案 1 防止CO使催化剂中毒 2 低温、高压 3 高温、低压 【练后归纳】 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 1 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2 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3 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 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 5 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 2 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 g +2H2 g CH3OH g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ΔH________0 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由题意可知,未提纯的TaS2粉末变成纯净TaS2晶体,要经过两步转化:①TaS2+2I2 TaI4+S2,②TaI4+S2 TaS2+2I2,即反应 Ⅰ 先在温度T2端正向进行,后在温度T1端逆向进行,反应 Ⅰ 的ΔH大于0,因此温度T1小于T2,该过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I2。 2 从图像来看,随着温度的升高,CO的转化率变小,故ΔH<0,综合温度、压强对CO转化率的影响来看,在题给压强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大,不必再增大压强。 答案 1 I2 2 在1.3×104 kPa下,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同时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4. 2015·湖南衡阳六校联考 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是当前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科学家用H2和CO2生产甲醇燃料。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25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CO2、CH3OH g 和H2O g 的物质的量 n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3 min时,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 =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CO2的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 mol H2 C.在原容器中充入1 mol He 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E.缩小容器的容积 F.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 2 科学家还利用氢气在一定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醇燃料,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2 g +6H2 g CH3CH2OH g +3H2O g ΔH=a kJ·mol-1,在一定压强下,测得该反应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K CO 2转化率 % n H2 /n CO2 ? 500 ? 600 ? 700 ? 800 1.5 45 33 20 12 2 60 43 28 15 3 83 62 37 22 答案 1 ①0.25 mol·L-1·min-1 ②BEF 2 ①小于 ②不变 ③不能确定 * 考点一 考点二 热点九 基础课时2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3.理解外界条件 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最新考纲] 考点一 可逆反应与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与名师对话】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讲解课件+课后作业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ppt
- 【与名师对话】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讲解课件+课后作业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ppt
- 【个人手工制作】新概念4英语+高中牛津英语之重点词组大汇总.docx
- 【中国环境治理任重道远】改.ppt
- 【中学教材全解】2014年秋高中物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 3.3摩擦力2.ppt
- 【中学联盟】菏泽市2012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二模)物理.doc
- 【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三 坐标曲线题课件.ppt
- 【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六 实验探究题课件.ppt
- 【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知识梳理 第八章 压强课件.ppt
- 【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ppt
-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基础课时3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doc
-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基础课时2 原电池 化学电源.doc
- 【创新设计】高中物理选修1-1:1.1 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课件.ppt
- 【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物理:摩擦力.ppt
- 【初3】2016年北京市顺义区初三一模数学.doc
- 【化学】1.1.1《原子结构模型》_课件_1(鲁科版选修3).ppt
- 【化学】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件1(人教版选修4).ppt
- 【化学】2.2《离子反应》课件1(人教版必修1).ppt
- 【化学】2.2《离子反应》课件2(人教版必修1)修改.ppt
- 【化学】2.3《化学平衡》课件1(人教版选修4).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