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YL-158GA双闭环直流调速考核系统使用说明书
系统结构说明图
同步变压器与隔离变压器外接AC380V
工作电源外接AC220V电源
电压电流测量表
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板
转速转矩机械功率测量仪
他励电机励磁电源
负载电阻100欧姆×3
图1-1 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二、主电路板功能说明
(一)主电路
三相晶闸管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2所示。
图1-2三相晶闸管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1、图中6个晶闸管的导通顺序如图1-3所示。它的特点是:
①它们导通的起始点(即自然换流点);对共阴极的VT1、VT3、VT5,为uΑ、uB、uC三个正半波的交点;而对共阳极的VT4、VT6、VT2,则为三相电压负半波的交点。
在共阳极和共阴极的管子中,只有各有一个导通,才能构成通路,如6-1、1-2、2-3、3-4、4-5、5-6、6-1等,参见图1-3。这样触发脉冲和管子导通的顺序为1→2→3→4→5→6,间隔为60°。
(a)
(b)
图1-3 三相全控桥电路及其触发脉冲
③ 为了保证电路能启动和电流断续后能再触发导通,必须给对应的两个管子同时加上触发脉冲,例如在6-1时,先前已给VT1发了触发脉冲,但到1-2时,还得给VT1再补发一个脉冲(在下面介绍的触发电路中,集成电路KC41C的作用,就是产生补脉冲的),所以对每个管子触发,都是相隔60°的双脉冲,见图1-2b(当然用脉宽大于60°的宽脉冲也可以,但功耗大)。
(二)整流变压器与同步变压器
1、采用整流变压器主要是为了使整流输出电压与电动机工作电压相适当。由于本系统中电动机电压为110V,由三相全控桥电压公式有Ud=2.34U2中(Ud为直流输出电压,U2为变压器二次侧相电压),现以Ud=110V代入上式,有U2中≈47V。(考虑电网电压的影响本系统采用55V)
2、整流变压器接成Dy型(Δ-Y型),可有效抑制整流时产生的三次谐波对电网的不良影响。此处接成Dy11(Δ╱Y-11)[联接图如1-4图所示]。
3、此外整流变压器还起隔离作用,有利于人身安全。
4、触发电路采用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集成触发电路KC785,由于同步电压要经过阻容滤波电路,会造成相位上的滞后(60°~70°),这需要补偿。因为电压过零点已较自然换流点超前了30°,因此同步电压较主电路电压再超前30°,就可以了,所以采用Yy10(Y╱Y-10)的联接方式,如图a)所示。
A
B
C
c
b
a
Yy-10(Y/Y-10)
Dy11(Δ/y-11)
a
b
c
C
B
A
TS(Yy10)
U
SC
U
A1
U
B1
U
C1
U
C
U
B
U
A
U
SA
U
SB
TR(Dy11)
( a )
( b )
( c )
图1-4 同步变压器与整流变压器联接图1
同步变压器与整流压器的联接图如图1-4C所示。
(注)三相变压器联接的钟点数,是以一次侧的相电压为钟的长针,以二次侧的相电压为短针来标定的。
由图1-3(C)可见,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UA,对应一次侧的UAB1,而UAB1较UA1,超前30°,因此UA(短针)与UA1(长针)构成11点钟,参见图1-5。
同样由图1-4(C)可见,USA与-UB1对应,这样由图1-5可见,USA较UA超前30°。如今阻容移相使相位滞后70°左右,这样移相后的电压将较UA滞后40°( 70°—30°)左右。它较自然换相点仅滞后10°(40°—30°)左右。这意味着,控制角α的移相范围为10°~120°。这里不使控制角从0°开始,是为了防止输出电压过高,也可使移相范围处于锯齿波的线性段。
图中UA1为220V,UA为55V,USA为15V。
图1-5
(三)三相晶闸管集成触发电路
1、三相晶闸管触发电路的核心部分是由三块集成触发电路N1、N2、N3构成的电路,它们是TCΑ785(国产为KJ785或KC785)集成电路。
图1-6 三相晶闸管集成触发电路
TCΑ785是西门子(Siemens)公司开发的第三代晶闸管单片移相触发集成电路,它的输出输入与CMOS及TTL电平兼容,具有较宽的电压范围和较大的负载驱动能力,每路可直接输出250mΑ的驱动电流。其电路结构决定了自身锯齿波电压的范围较宽,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较强。该集成电路的工作电源电压范围-0.5V-18V.TCΑ785的引脚和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见图1-7。
图1-7 TCΑ785的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TCΑ785内部结构包括零点鉴别器(ZD)、同步寄存器(SR)、恒流源(SC)、控制比较器(CC)、放电晶体管(VD)、放电监控器(DM)、电平转换及稳压电路(PC)、锯齿波发生器(RG)及输出逻辑网络等九个单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