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17 -
2014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
生命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适答案,共60分)
1、下列古诗与生物学原理不符的是( )
古诗生物学原理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低温叶绿素不稳定,易降解。B“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述植物向光性生长的现象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述种间竞争的现象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描述植物的营养生殖的现象2、科学家尝试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则实验期间该乳腺细胞分泌的四种物质中,没有放射性的物质是( )
A.乳蛋白 B. 乳脂 C.抗体 D. 免疫球蛋白
3、下图①~⑥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②是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则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B.若图中⑤为过氧化氢酶,则①经脱水缩合形成⑤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核糖体上
C.若②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②一定是DNA
D. 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4、下图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甲图中Ⅱ、Ⅲ、Ⅳ与乙图有对应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Ⅰ为高等动物的内环境,并且有Ⅱ→Ⅲ→Ⅳ的关系,则Ⅱ是血浆,Ⅳ是组织液
B.若Ⅰ代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Ⅲ为第一阶段,此阶段在真核细胞中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若Ⅰ为可遗传变异,Ⅳ能产生新的基因,则Ⅳ是基因突变
D.若Ⅰ为光反应产物,Ⅱ是O2,Ⅲ是ATP,则Ⅳ是NADPH
5、下图表示生物技术之间的关系。图中a表示基因工程,b表示发酵工程,e表示克隆技术,则c和d可分别表示( )
A.胚胎移植和细胞培养
B.细胞培养和花粉离体培养
C.显微注射技术和细胞培养
D.显微注射技术和花粉离体培养
6、下列关于血脂和脂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右图是脂蛋白的结构示意图,四种脂蛋白的主要区别在A部分
B.编号C是磷脂,B是蛋白质,成分A是合成脂质类激素的原料
C.若该脂蛋白是密度最小的脂蛋白,则其颗粒大、携带较多的甘油三酯
D.血浆中胆固醇主要以LDL形式运输
7、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孵育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编号所加溶液实验现象C1绿豆淀粉酶提取液透明圈直径较小C2稀盐酸无透明圈C3稀碳酸钠溶液无透明圈C4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盐酸透明圈直径很小C5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钠溶液透明圈直径最大C6蒸馏水无透明圈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C4、C5为实验组,C1和C 2、C 3、C6均为对照组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弱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 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
8、下图为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如果将密闭大棚内的光照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后,其他条件不变,叶绿体类囊体腔内的[H]和叶绿体基质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
A.增加 增加
B.增加 减少
C.减少 增加
D.减少 减少
9、如右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光照增强,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叶绿体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4后,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逐渐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逐渐降低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10、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消耗的氧气总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为( )
A.1:1 B.1:2 C.3:1 D.3:4
11、下列细胞内的物质变化或生理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传结核病资料.ppt
- 上方山百花节春季都市园艺13-1第二组资料.pptx
- 上感的防治资料.ppt
- 上岗培训2006五官和颈资料.ppt
- 上古世纪游戏指南资料.docx
- 上海2002年6年级天姿国色小学语文第10单元第10节课绿色蝈蝈资料.ppt
- 上海大学考研答案资料.doc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专业级大班教学日历资料.doc
- 上海二级心理文字案例及答案资料.doc
- 上海高校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导则(附件)资料.doc
- 上海市普陀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资料.doc
- 上海市普陀区2016届高三第二学期(二模)质量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资料.doc
- 上海市松江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化学试题资料.doc
- 上海市松江区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资料.doc
- 上海市松江区2016界高三一模化学试卷资料.doc
- 上海市徐汇、金山、松江区2016届高三第二学期学习能力诊断考试生物资料.doc
- 上海市杨浦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资料.doc
- 上海市杨浦区2016届高三物理一模试卷和答案资料.doc
- 上海市医保政策-GMD资料.ppt
-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资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