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解答.doc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解答.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分析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与结局,认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与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 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其失败的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局限性,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教学的主要内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探索国家的出路,不同的积极力量都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都无一例外的先后失败了。从19世纪末到20实际初,在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历史条件下,一支新的政治力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们提出了建立资产积极共和国的方案,组织了革命党,发动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清王朝。 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就因为它是一场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无可辩驳的进步性。它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是有限的,它没有能够改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革命,是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但革命的发生绝不是单凭少数几个人可以制造出来的,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中外历史上无数次的革命证明,当统治者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也就是社会矛盾尖锐之时,革命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辛亥革命的发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 《辛丑条约》签定后,列强采取“以华治华”政策,利用清政府作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控制权成为掠夺的重要目标。1904-1905年,东北地区发生日俄战争,是两个列强争夺我国东北领土的战争,清政府将辽河以东划为战场,不顾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局外中立”。这期间,英国于1903-1904年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订《拉萨条约》,阴谋分裂中国领土,而沙俄也想出兵控制西藏,我国边疆危机又一次出现。 20世纪初,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一步扩张。争相在华投资设厂,夺取修筑铁开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 时间投资项目投资情况1894在华企业投资1.09亿美元1914在华企业投资9.61亿美元据估计:1895-1914年,各国在中国设立的工矿企业130家,新设银行13家,铁路成为投资重点,到1914年,列强的铁路直接投资约2.92亿美元,筑成的铁路3772公里。直接投资修筑了中东、胶济、滇越、南满、广九等铁路。通过借款来控制中国的铁路。1902年以前列强借给中国的铁路借款不过1800多万美元,1903-1914年间就达到20.5亿美元。投资铁路不仅包括修路权,而且还包括对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甚至囊括了对铁路沿线矿产的开采权。 日本《朝日新闻》:“铁路所布,即权利所及。凡其他之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之权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