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Z》期末复习名词及问20151020全解答.doc

《中医基础理论Z》期末复习名词及问20151020全解答.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0 / NUMPAGES10 二、解词 1、证候: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 2、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3、经别:经别是别行的正经. 4、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性致病因素的总称。 5、治则:即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法则。 6、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7、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8、经络: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 9、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素问?气血论》称其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 10、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是“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的原则。由于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人的生理特性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治疗用药时应根据当地环境及生活习惯而有所变化。) 11、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行。 12、奇恒之府: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合称,其形态空腔为腑,但功能藏精气似脏,故称奇恒之腑。 13、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经脉。 14、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简称为“正”。 15、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及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其治疗用药的原则。 16、藏象: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17、津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8、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部位分区。 19、疠气: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20、既病防变:防病于未然,是最理想的愿望和目的,但若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转变。 2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2、相乘:乘,即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一行”的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称为“相乘”。 23、血液:血是行于脉内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其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又是神的物质基础。) 24、痰饮: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25、反治: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就是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辨明其病变本质的寒热虚实,顺从疾病假象而治。 26、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经脉的统称。由于其与脏腑无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没有表里阴阳的配属关系,且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故称“奇经” 27、阴中求阳: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谓“阴中求阳”。 28、阴损及阳: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与“阴虚阳亢”的病理不同。 2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过度克制和制约,又称“倍克”。 30、水火既济:心在五行属火,居于上焦而属阳,生理上,心火不断下助肾阳,帮助肾阳温化肾水,使肾水不寒;肾在五行属水,居于下焦而属阴,生理上,肾水不断上济心阴,帮助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心肾之间阴阳水火在生理上的升降协调关系,称为“心肾相交”,也称“水火既济”。 31、水火相济:生理学名词。系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与火的生克关系,来比喻心火与肾水、肾阴与肾阳的相互关系。 32、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33、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34、瘀血:因血液运行不畅而阻滞于脉中,或溢于脉外,凝聚于某一局部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35、阴中求阳:在补阳的基础上,配伍补阴,治疗阳虚的一种方法。 36、治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法则,包括治疗原则和方法两个内容。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概念:是指同一疾病,因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疾病处于不同的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