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纲辨证医案举例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表证
(一)风邪袭表证
【病案举例】
于某某,女,15岁。
时有头痛,微恶风,动则汗出,倦怠乏力,纳食不佳,二便正常。面色萎黄,精神颓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寸浮缓,尺微弱。治宜解肌退热,投以张仲景桂枝汤治之。
辨证:外感之邪未解,邪恋肌腠,营卫不和。
治法: 解肌退热
方药: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甘草10克 生姜6克 大枣3枚
高德 《伤寒论方医案选编》湖南科技出版社 1981年4月第一版1
(二)寒邪束表证
【病案举例】
余友沈某某之房客某君,十二月起,即患伤寒。因贫无力延医,延至一月之久。沈先生伤其遇,乃代延余义务诊治。察其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不甚,据云初得即如是。因予麻黄汤加生姜三片,红枣两枚,急煎热服,盖被而卧,果一刻后,其疾若失。
辨证:外感风寒束表
治法:解表宣肺发汗
方药:麻黄6克 桂枝6克 杏仁9克 甘???3克 生姜3片 红枣2枚
余瀛鳌 高益民《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年1月第一版1
(三)暑邪伤表证
【病案举例】
李某某,男,37岁,1951年6月4日来诊。
昨日午后自郊外归来,卒感头胀腹痛,身酸体痛,恶心欲呕,心中烦乱,胸脘痞闷不适,身热汗出,家属以为“发痧”,而予以周身揪刮,并服痧药未效。诊视患者,脉伏难寻,舌红,苔黄腻。
辨证:外感暑湿秽浊之气,阻遏中焦气机。
治法:芳香化浊,祛暑利湿。
方药:藿香6克 苏叶6克 陈皮9克 茯苓15克 法半夏12克 厚朴9克 大腹皮9克 砂仁6克 竹茹一团 秫米15克
余瀛鳌 高益民《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年1月第一版19 节选《李继昌医案》
(四)湿邪遏表证
【病案举例】
李某某,男,48岁。
湿温病半月余,身热有汗不解,体温38℃。口甜,渴不多饮,胸闷,便溏,小溲赤少,肠鸣腹痛,苔黄腻,脉濡缓。
辨证:湿温邪湿相搏。
治法:芳香化浊,以通腑积。
方药:炒香薷10克 广藿香10克 川连2克 广木香3克 焦茅术6克 制川朴2克 橘梗6克 砂蔻仁各1.5克 炒麦芽10克 茯苓15克 车前子12克 干菖蒲6克
余瀛鳌 高益民《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年1月第一版 21 节自《黄一峰医案医话集》
(五)燥邪伤表证
【病案举例】
赵某,女,28岁,工人,1960.8.25初诊。
患者一周来咳嗽、发热、胸痛,前天经受台风雨淋后,今天热更高,右侧胸痛,咳嗽,呼吸加剧,咳痰不爽,汗出不畅。入院体检:T38.5℃,脉搏96次/分,律齐,心前区有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部听诊无殊。WBC 5500,N 75%,胸透:右肺上部外侧片状密度增深炎性阴影,痰浓缩找结核杆菌阴性。
诊断:右上肺炎
治拟辛润疏表、宣畅肺气。
薄荷叶3克,后入 荆芥穗4.5克 嫩苏梗9克 仙半夏6克 广陈皮4.5克
紫丹参9克 黑穞豆12克 大川芎4.5克 连翘壳9克
一剂,水煎服。
二诊:身热得汗退而微尽,咳呛仍作,胸痛已止。秋凉之邪挟肺中痰热未清。舌红,中有裂纹,脉来濡数。拟清燥润肺以祛余邪。
嫩前胡4.5克 净蝉衣3克 冬桑叶9克 清水豆卷12克 金银花9克 连翘壳9克 光杏仁12克 象贝粉9克 天花粉15克
3剂,水煎服。
《内科临证录》张耀卿医案
?(六)热邪犯表证
【病案举例】
袁某,男,50岁。
自述:发热怕风,汗少胸闷,轻咳有痰,纳少,大便不畅。检查:体温38℃,舌边尖红,苔白腻,脉浮数。
辨证:风热袭表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麻黄4.5克 生石膏30克 杏仁9克 甘草3克 桑叶9克 葛根6克 黄芩4.5克 黄连3克
高德 《伤寒论方医案选编》湖南科技出版社 1981年4月第一版 63
(七)疫疠证候
【病案举例】
夏某,年二十余。时患疫喉痧五天,丹痧虽已密布,独头面鼻部俱无,俗名白鼻痧,最为凶险。壮热如焚,烦躁谵妄,如见鬼状。咽喉内外均已腐烂,滴水难咽,唇焦齿燥。脉实大而数,舌深红。
辨证:疫邪化火,熏蒸心包,逼乱神明。
治法:清营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
《中医诊断学教学参考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邓铁涛 329 (节选《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节选《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赵某某,年42岁。瘟疫闭证,疫毒内伏血分。面色淡青,四肢逆冷,呕泻兼作,昏愦如迷。六脉细数沉伏,舌色紫赤……若瘟疫毒邪,一旦入脏即死,不终日。此瘟疫之最烈者。
辨证:瘟疫邪热伏于内。
治法:内外兼治,泄营分毒,清透伏邪。
方药:先刺曲池,委中,再投紫雪。
《中医诊断学教学参考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邓铁涛 329 (节选《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二、里证
(一)里寒证
【病案
文档评论(0)